太傅刘虞一向都是老好人,但是他也有私心。当他看到,天下刘氏诸侯王,除了陈王刘宠因有野心,被灭族外,皆遭到高顺的善待,比如刘表以后,刘岱以后。
天子刘协痛哭一场,内心反而看的更明白、更长远了。
那些新崛起的良家子,没有受过朝廷的恩德,又如何对朝廷有豪情呢?
刘协对这位岳父,既爱又恨,爱他的忠心耿耿,恨他的朴重无能。
因而,刘协在送走袁耀后,便调集几位近臣前来协商。
刘晔非常绝望,不明白高顺既然不称帝,为甚么又不救济朝廷,让朝廷和陛下受难。
有些话本身晓得就行,那怕天下人都晓得了,也是不能明说的。
现在天下,只要魏公高顺一家独大,李傕和郭汜这么小的气力,却节制着朝廷,令世人毫无作为。
伏寿非阳安长公主所生。
闲谈不欢而散。
高顺之以是不来救济朝廷,就是但愿朝廷与李傕和郭汜等人同归于尽,他也就能顺理成章的做天子了,不消背负品德承担。
刘协没有傻到把内心的设法倾诉出来,而是问大师道:“秦州牧送来些许粮食,只是减缓朝廷当前之需,而后该如何应对?”
他以为,伏完之以是无所害怕,是因为他的老婆,阳安长公主,以及五位儿子,皆不在长沙,在长沙的独一他和皇后伏寿的生母。
袁耀风景的返回丹徒城,向秦关和刘晔汇报了出使过程。
刘虞送走儿子,已心无顾虑。
伏完心想,当初高顺送给董卓粮食,动则上百万石,乃至几百万石,到了现在,仅仅送来了一万石。在他的内心,他以为董卓与高顺没有差别。
民气永久都是最难满足的。
但是刘虞的行迹,却没有瞒住世人的眼睛,很快便被伏完得知,并向天子做了汇报。
现在那些百姓和兵士,只晓得有魏公,是魏公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心中感念魏公的好,却不晓得天下另有朝廷,另有天子。
待刘虞申明来意,郭汜非常心动,他们估计去处高顺和秦关乞助,定不会有好成果,如果刘虞之子前去乞助,那结果就不一样了,且来了援助的物质,也少不了他们的好处,因而,利落的同意了刘虞的建议,并派人护送前去,经豫章郡至丹徒,再北上邺城。
现在他们以为,世家才是朝廷的基石啊,固然他们与朝廷争利,但是世家与朝廷一荣俱荣,休戚相干,他们对朝廷的忠心是无庸置疑的,比如袁家。
高顺兵强马壮,而现在李傕和郭汜两人的力量已是非常微小,不说出动雄师,仅仅就近的武昌郡和豫章郡的驻兵就能轻松毁灭掉李傕和郭汜,但是高顺就是不出兵,坐看朝廷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