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北海地动,地动山摧,青徐之地哀鸿遍野。传闻地动之所,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山裂水陷,良田粉碎者不知凡几。
最让伏泉流连忘返的是其胸前被勾画出两团鼓腾腾的形状,比刘华足足大了一圈。伏泉幼经常常被刘华拥抱,老是能不经意间触碰那柔嫩,是以晓得其范围,而刘坚竟比刘华还大,真叫人难以健忘。跟着刘坚的笑声传来,其胸口不天然的闲逛,一时候,令他看得呆了。
广大的前堂里,伏泉与两个堂弟于堂下正襟端坐,堂上刘华正与一素衣少妇畅谈,伏完不在府里,两人有说有笑,好不热烈。实在说其是少妇不太精确,盖因刘坚才方才过了二十岁,其于延熹七年受封颍阴长公主后,于四年前嫁予一荆楚儒生,未想那儒生命不悠长,竟然年前死了,一儿半女亦未留下。方才尝尽男女欢乐之事的小妇人,一下子成了孀妇,此次回京据传是来散心。
或许晓得伏泉迷惑,贾诩饮了一杯酒后,缓缓道:“段公于朝中虽意气风发,无人可制,然多为寺人撑于厥后,使得天子信赖,今陟三公之位,已是位极人臣,而观近年,天灾频繁,恍若乱世,恐得三公,太尉之位亦不悠长。诩自认与段公无缘,早早婉拒,言返乡后,被举一孝廉亦可为官,也免得徒生多事。”
东汉故主与弟子故吏之间干系极其庞大,荐主与举主之间有一种近似于君主与臣子的干系,更有甚者,只听其下属长官之言,却不断君王之命。这也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忠心汉室之人少之又少的启事,为何?
悄悄松了一口气,伏泉暗道,公然史乘记录不假,贾诩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的确,按其所述,段颎在太尉一职上待不悠长,此时接管征辟,无异于贴上了段颎标签,现在可不是三国乱世,能无耻的随便改换门庭,纵为世人不耻也不怕。想段颎投身寺人树敌无数,如果一朝失权,结果难测,既然如此,不如早早断了段颎之念,同时又适时提示段颎,其意欲孝廉,既给段颎留了颜面,又完成本身本意,公然不堕“明哲保身贾文和”之名。
伏泉闻之,不知作何言语,穿越至此,仅仅一年,瘟疫、天灾等祸事不断,纵观后代历朝难有灾害频繁与其比者。莫非东汉之亡,真乃天意乎?不然为何天灾来得如此频繁,生长如此狠恶?幸亏此次地动后未有大疫产生,不然真要让伏泉骂娘了,穿越来了一年经历三场瘟疫,这概率也算堪比后代六合彩中头奖了。
观刘坚模样,肌如凝脂,齿如碎玉,蛾眉方额,樱嘴桃腮,确是一个古典美女,身材窈窕,玄色乌亮的秀发简朴地笼在脑后,从堂下望去,宽松的素色长裙从腰部收缩,在底下散成喇叭状,恰到好处地勾画出她秀美的身材。西汉李延年曾唱:北方有才子,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国与倾城,令人难再得,伏泉感受这位伯母之妹,桓帝公主之美就是如此。
前人以为地动乃天灾,为上天示警,是以这一次身为天子的刘宏毫不踌躇的下旨,夺职司空杨赐,一年里第二位三公因为禳灾而被夺职。后陟太常唐珍任司空,寺人权势由此一下子震慑朝野,引发外朝沸腾,三公当中两人乃寺人亲信,另一人也与寺人有亲,怎能不让士人冲动?
盖因汉朝承前秦遗风,像太守以及厥后的州牧,组建幕府,自成一国,与古之诸侯何异?州郡官吏多为太守、州牧征辟而来,其多忠心,动辄自称本国、本朝,视太守、州牧为国君,朱儁、公孙瓒等人何故成名?靠的就是对郡守非常忠心,危急时候不离不弃,终究获得天下的赞成。厥后董卓擅杀故主袁隗,终究招受天下骂名,亦来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