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刚落,乌咽眼色一变,大惊望向伏泉,张嘴很久,不知何言。
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问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难为继,且与关羽为邻。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大,好陵人。今与为对,当有单复,以卿待之。”摘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江表传》
熹平六年十一月初,鲜卑三万骑入塞寇边,一起烧杀淫掠,直取辽西要地,围攻柳城。柳城令伏泉身先士卒,两番退敌,鲜卑损兵近万,逐退,后复入令支,遇辽西太守赵苞所部步骑两万,鏖战半日,喊杀四起,尸横遍野,血流漂杵。
不过现在,乌咽倒是不敢有此设法,说不得本身先脱手伤了汉人,那边这位柳城令就带兵杀来了,毕竟这柳城现在可另有辽西郡兵数千驻扎,本身敢动,那位汉朝外戚必然会屠他部落。
邑落各有小帅,数百干落自为一部。大人有所召呼,时候木为信,虽无笔墨,而部众不敢违犯。氏姓无常,以大人健者名字为姓。摘选自《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记》
“见过明府。”乌咽用着学到的汉人礼节施礼道。
肯定屋子里无人后,伏泉看着面前战战兢兢的乌桓族长,怎能不知其意,哑然笑道:“乌小帅不必惶恐,此番召汝来倒是有事相询。”乌桓分部、邑、落,每部统辖着数百乃至数千个落。落,凡是为户之意,每帐户或帐落,人数不等,一户数口乃至数十口均有。多少落相聚则为邑,又称邑落。邑落的头人称为小帅,多为豪人充当,部的首级称为大人,邑落小帅普通受制于部落大人,故伏泉称乌咽为乌小帅。
“辽西乌桓如有异动,乌小帅可愿通汉?”
下首的关羽神采非常不天然道:“羽父祖皆为文吏,常劝习书。吾幼时髦武,本欲参军,然父早丧,为其守孝,便弃此念。”
伏屠夫,听此名号当然晓得说得是伏泉了,不说他孤城困守,抵挡三万鲜卑军,斩杀近万,令得鲜卑雄师寸步难进。而后那日夜里,伏泉率兵坑杀鲜卑降俘两千余人,可谓是令幽州乌桓人,以及靠近边塞的一些鲜卑部落胆颤不已,乃至于有的鲜卑小部落直接北迁百里,恐怕汉军此时借大胜之威出塞北征鲜卑。如果如此,本身部落太小必定抵当不住,现在不如直接率部落远遁出亡,省获得时投降再被汉人屠灭。
“嗯”,伏泉应了一声,然后放下《左传》,表示乌咽起家。随后望向坐于下首的关羽道:“云长,去门外等待,无令不得入内。”
鲜卑不敌,先右翼崩溃,后全军溃败,兵卒弃甲背叛,落荒而逃者比比皆是,胡酋檀石槐弃军而逃,汉军追之,于鲜卑大营毙杀。至此,鲜卑大败,三万骑尽丧辽西,唯两千余骑崩溃塞外,其他非死即降。
坑杀:古文里不是全指活埋的意义,多指搏斗无辜,如大范围杀俘和杀布衣,史家普通将坑杀这个词用作怒斥。
伏泉点头,后代一手执青龙偃月刀,一手握《春秋》的关公像极其深切民气,他亦是如此。当然那青龙偃月刀能够不提,那不过是罗贯中诬捏之物,不敷为谈,但武圣爱读《春秋》倒是必有此事,本来他只觉得这是厥后关羽用心想学而至,现在看来倒是想差了。
“云长家学倒是《左传》,为何不幼年参军?”只见伏泉笑问道。
入了县署,跟着小吏左拐右饶,终究到了县署后堂,见到了这位已经能够使郡内诸胡闻其名而色变的县令。看着伏泉年青还稍显老练的模样,乌咽倒是信赖他会是那夜里命令坑杀两千余鲜卑人的屠夫,不过此时伏泉却在与那位“屠胡懦夫”闲谈,乌咽晓得他叫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