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大司农蔡邕出列:“臣附骠骑将军之议,处所朝贡朝廷,臣子拜见君主,此天经地义,陛下当下诏处所,着其来朝。”
刘协点头道:“张卿,非是朝廷不下诏令,实是自朝廷西迁以来,年年派使节去关东,却只要幽州刘虞、荆州刘表、徐州陶谦派使节前来……”
就在第二次朝会上,张辽暴露了本身的锋芒和獠牙,不过这个獠牙不是针对天子与朝廷,而是针对其他诸侯。
张辽的声音铿锵有力:“何必妙策,朝廷下诏州郡,着他们岁岁前来朝贡,赋税不得拖欠,县丞以上官吏须朝廷任命,兵马收归朝廷调遣,如此罢了。”
安邑宫大殿之上,张辽抱拳沉声道:“自初平以来,群贼汹汹,州郡并起,朝廷政令难行,彼等不奉朝廷,不纳赋税,自任官吏,仿佛盘据自主之势,臣觉得,此风断不生长,当下诏以制之。”
三今后,关中传来李傕、郭汜的首级,令朝廷不由一惊,他们没想到张辽会如此之快的击败李傕、郭汜,并且是直接斩杀,不由对张辽的军事才气再次看重了几分。
但眼下的天下乱局,早已不是能通过游说所能处理的,必须付诸军事行动,才气扫灭诸侯野心,乱世星火。
与此同时,张辽的另一个老丈人,原会稽太守唐瑁出任少府,张辽一样拨粮给他,供天子与后妃之用,可谓皆大欢乐。
朝堂上一时沉寂,刘协和一众朝臣都没想到张辽会提出这个题目,这个题目是眼下大汉面对的最严峻题目,刘协与众朝臣底子不敢往深处想,遑论朝议了。
至于高顺、典韦、赵云等将领张辽也曾考虑过,但毕竟感觉他们统领禁军有些可惜,华侈了战役力,眼下四周交战正需求他们在外。
第一次朝会以后,尚书台当即下了诏令,制定的官员敏捷上任,张辽在老丈人蔡邕上任大司农后,立时拨粮给朝臣发放俸禄。
刘协与众朝臣都是面色连变。
大殿中一片死寂,刘协面色阴晴不定,本来振振有词的杨彪等朝臣也沉默了下来。
荀彧出任尚书令后,张辽又以沮授为长史,沮授行事中正稳妥,不偏不倚,不走偏锋,居中调和表里,张辽比较放心。
太尉杨彪出列道:“张将军,大汉数百年以仁孝治天下,袁氏四世三公,皆忠于朝廷,只是不得机会,若朝廷随便出兵攻打,其不义乎?”
刘协色变道:“公孙瓒果欲杀刘太傅乎?马太尉已故乎?兖州、徐州十余万百姓真的被搏斗乎?”
当即又有几个朝臣拥戴,他们固然相对靠近张辽,但论到兵事,一个个还是各持己见,特别是很多朝臣都与汝南袁氏有所干系,如杨彪,与袁术就是姻亲。
张辽寂然道:“如此大事,臣岂敢乱言,陛下大可再派使节前去关东,便可知分晓。”
在张辽的未雨绸缪下,第一次朝会超乎设想的顺利,刘艾的挨近让张辽体味到了本身现在在朝廷的真正分量,谁也不敢藐视。
尚书令荀彧出列:“臣附议,天下势乱,朝廷必要安定,不成游移,不然愈演愈烈,于民于国倒霉。”
奉天子以讨诸侯,奉天子是前事,讨诸侯才是目标。
韩浩早在河内就随张辽,四年来张辽一向让他总领治下州郡屯田之事,做的很好,此人又是个文武兼能、行事慎重的全才,张辽此番便调他统领禁军。
刘协看向张辽,眼里带着几分等候:“张卿可有妙策?”
廷尉钟繇出列,接着是司徒士孙瑞、司空宣璠、光禄勋邓泉、执金吾伏完,以及新回朝廷的太常周忠、太仆司马防等十余个大臣出列拥戴。
他们却不晓得,张辽安定关中比他们设想的更快,李傕、郭汜、杨奉、杨定早在第一次朝会前就被斩杀了,不过当时张辽为了把握关中大权,没有提罢了,随后朝廷着他督关中之事,早已筹办好的李傕和郭汜的首级便立时传来,至于杨定和杨奉,张辽考虑到他们曾保护过天子,传首朝廷意义不大,便直接当场斩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