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刘知远脑筋一热,是想全免税收的,被王章极力劝止了。国度危难,恰是耗花赋税之时,河东的财赋大部来源于太原府,若免了晋阳的财税,丧失可就太大了。
再者,中原动乱,牵动天下,南边的那些盘据政权也不会循分的,一样不得不防。高从诲前番遣使劝进,后蜀干脆出兵占有了秦、凤、阶、成四州,南唐也接管了大量南逃的淮北军民,若不是要清算闽国的残局,说不定李璟也敢壮着胆量在淮北咬上一口。
何况,就算摈除了契丹,还要有充足的力量去弹压天下,石晋的那些处所节度们,可不一建都会对他刘知远心折,或者说必然会有人跳出来反对他,梁、唐、晋几度王朝更替,都是这般,轮到刘知远,也不会例外。
刘承祐与刘知远说道过,契丹人可在中原、河北抢了大量的财产,若能将之从契丹人手中篡夺......话没有完整说透,但刘知远明显动心了,不过也仅止于此,哪怕再眼红,也得看机遇,契丹的军队毕竟不是好相与的。统统,还得以篡夺江山为重!
官还是那些官,军队还是那些军队,晋阳城头,高高竖着的新旗,仍旧是“晋”字号。
控鹤军都批示使,还轮不到刘承祐,刘知远属意李氏之弟、刘承祐的长舅、兴捷左厢都批示使李洪信。
募兵的建议,是刘承祐提出的。这些光阴,有很多人因中原、河北局势动乱,来河东投奔刘知远,这些人中,或有智谋,或有武勇,有很多人才。
十五日因为“称帝”之事担搁了,因而重新定下了出征日期。这回,选在了仲春十八。
其人名字叫李俭,字元徽。
究竟上,在刘知远称帝之前,在关右陕州,已经有报酬天下首倡,正式掀起了抵挡契丹统治的海潮。
新朝既立,新皇即位,本该万象一新,但晋阳城中的百姓很快便发明,除了刘知远从北平王变整天子以外,统统仿佛并没有太大的窜改。
刘知远并没有急着变动国号,为了表示担当后晋的正统性,只烧毁了“开运”这个年号,转而相沿晋高祖石敬瑭的“天福”年号,称天福十二年,并且当着群臣的面,语气欣然地说了句:予未忍忘晋。
由此,刘知远正式决定新组一军,号角也接管了刘承祐的建议,号“控鹤军”。
比如龙栖第一军左营的阿谁李都头,刘承祐还亲身访问鼓励了一番,同时对此人有了个不错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