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世祖 > 第6章 龙栖

我的书架

在两国排挤之际,为御契丹,更防着石晋朝廷,刘知远在太原广募兵勇,置有兴捷、武节等十余支新军。又收留很多各州散兵游卒。比及客岁,又很腹黑地将境内吐谷浑族兼并,夺其财贿牲口,收其精干力士,气力至此急剧收缩。

也就是刘承祐敢这么干,北平王子的身份给了他极大的底气。换小我这般折腾,不被那些将官搞下去,刘知远都要思疑他有异心,留他不得。刘承祐做得聪明的是,统统行动,都有向刘知远汇报解释,对龙栖军的整治,一向是在刘知远的眼皮子底下的。

但初期的龙栖军,战役力不如何强,军纪却尤差。将怠兵懈,常有违法乱纪之举。驻地临村镇,似逼迫良善,偷掠百姓,霸民财贿之类的事情,底下军士干得并很多。

当然,有上就有下,那些“无端”被裁撤、降职的人,当然不会佩服,只是这一次,底子闹腾不起来,有一众既得好处者的支撑,又有刘知远暗中背书,刘承祐等闲地弹压。没能制止地,还是杀了三两名酒醉上头,鄙视刘承祐权威的初级军官。

初掌兵事,刘承祐便碰到了极大的应战,军官藐之,士卒疑之,虽以身份之故,底下人还不敢正面顶撞,但那沉默的对抗与架空,却让刘承祐感受得非常逼真。军令难通,上情下达,非常滞涩。

跟着时候的推移,军士们也垂垂熟谙并接管了这个主将。出身贵重,却毫无纨绔之风;年纪虽小,办事却很老道;公道严明,毫无偏私。固然没有刁悍的武力,但其严肃更令人畏敬。再加刘承祐时不时地下基层,与队、火之卒交换,同衣同食,非常骗得了一部分军心。

别的,将刘承祐唤回府中告诫了一番,更多的,便没有了。究竟上,龙栖军的环境刘知远一贯有所耳闻,早有整饬之意。让刘承祐统之,不管最后抱有甚么心机,但刘承祐在其间的作为,还是让他感到惊奇的。不测之余,或许另有赞美,这大抵也是刘知远开端让刘承祐正式参议河东军政的启事之一。

这个期间的军队,军纪普通都难用“优”、“良”、“好”之类的词来描述,乃至有的军纪越差,战役力越强。

获得了好处,此前的牢骚立时消逝了大半,龙栖军高低,看刘承祐也渐觉那张冷脸变得敬爱了。不过报酬固然提上来了,刘承祐治军御下,反而更加峻厉,特别夸雄师纪,在他几番打压下,那些刺头也渐渐被磨平了。

最后,刘知远奉诏出镇河东,不及一岁,而石敬瑭驾崩。及少帝石重贵继位,与契丹反目,两国兵器遽起,为御契丹,刘知远被委为北面行营都统,但因为君臣将相相互猜忌的启事,空有辖制之名,而无实在。

有军官以此诘责讨情,威胁刘承祐释之。早有所筹办的刘承祐,怎会再受其所迫,一意而孤行。并且,第二步便将刀子砍向乱纪军官。以其风格,想要挑些军官的不对,那是一点难度都没有的。虐待士卒,收受贿赂,不听军令,鄙视军法......

待军纪已肃,士心归附后,刘承祐又开端折腾了。不久前,为了进步龙栖军的战力,开端裁汰军中老弱,调剂军官职缺,量才而用。在军中搞了几次大比武,能者上,庸者下,强者为官,弱者为卒。

晋阳雄峙于汾水岸,间隔城池以东二十余里,平整的田野上,坐落着一座虎帐。数寨连营,栅栏安插,非常松散。堡垒周遭,军旗高树,除了“刘”字灯号外,更多的便是“龙栖”军旗了。

东寨间一座营帐中,数十名流卒三三两两地聚在一块,享用着中午的憩息光阴。当中的是一名初级军官,坐在一张麻布上,观其礼服标记,是一名都头。都头姓李,看起来年纪不小,实际也就二十多岁,胡茬四扬,一脸恶相。皮肤粗糙,满口黄牙,头盔摆在屁股边上,翘着二郎腿,正用小拇指甲在嘴里剔着牙缝里残留的肉丝,一副舒畅的神采。

推荐阅读: 神豪从系统宕机开始     卡师指南     史上最强赘婿     成熟的修士不需要修炼     绝天武神     我的猫好像暗恋我[星际]     见鬼说鬼     主神的学院     麓水书院     农女成凤:捡个皇帝来种田     护妖大师     超极品姐妹花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