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老寺人所说,通政司的这几个缺,包含满、汉通政使在内都是升转之阶。比如六部的郎中,内升通政使司参议,外升布政使司参议。并且在京内只要顺次历任过员外郎、郎中、御史、掌道御史、给事中、掌科给事中、鸿胪寺少卿、光禄寺少卿和通政司参议等九个五品职位才气升从四品,被戏称为“九转丹成”。
三国公使能够感觉被骗了,一气之下又带兵船赶到上海,两江总督怡良和江苏巡抚吉尔杭阿不但又避而不见,并且还没个准话,他们就领着兵船北上去了天津,吉尔杭阿想拦也拦不住,认识到费事大了,仓猝六百里加急上折子请罪。
可现在他们竟提出本地各地及本地全数开放,要在扬子江(长江)自在飞行,鸦片合法化,拔除洋货的本地税或子口税,乃至要派人驻都城,要跟各省督抚随时会晤……也就是说他们不但是要修约,而是筹算重新签订一份和约!
他们见不着叶名琛,便在蒲月初赶到了上海,给两江总督怡良和时任江苏巡抚许乃钊收回照会,想会晤,想修约。
韩秀峰盘算了主张,便托着下巴回想起在上海跟洋人打交道时的经历,特别那些新奇事,毕竟要多多极少禀报点皇上和军机处的大人们本来不晓得的事。如果回话时照本宣科,净说些皇上和王公大臣们晓得的,那这个通政司参议也就做到头了。
“下官是想问问这参议能做多久。”
韩秀峰没想到保举他做通政司参议的竟是在军机处行走的武英殿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兼户部尚书文庆,更没想到洋人的船已经到天津,一时候竟愣住了。
“韩老爷,您这是说那里话,天快亮了,我们还是从速说闲事吧,”老寺人整整衣裳,随即神采一正:“皇上口谕!”
“圣躬安。”老寺人清清嗓子,看着跪在面前的韩秀峰,顿挫顿挫地说:“据叶名琛、怡良等奏,夷酋咆呤、麦莲勒毕唵等妄生觊觎,在广州、上海、昆山等地谒见该二督,呈递国书照会,虚词恫喝,坚执十二年变通成约之说……英咪二夷船只于二十四日竟抵天津,然满朝文武,竟无一人通夷务!
……
赶到都城已是大半夜,别说浅显百姓,就是普通的文武官员大半夜也进不了城,但有两个侍卫在一起通畅无阻,一向赶到位于天安门西南角、紧挨着銮仪卫的通政司衙门。
“不说了,从速办差吧,传闻夷船就停在大沽口,皇上是真急!”
可见皇上真正恨的是许乃钊草率地去跟洋人会晤,而不是剿贼不力。真如果论剿贼不力,僧格林沁、胜保、茂发以及传闻病了的琦善还不是一个样,但也只是怒斥,虽一样撤职但倒是撤职留任。
“臣韩秀峰恭请圣安。”
韩秀峰一肚子猜疑,但已经到了门口只能让顾谨言在内里等待,就这么硬着头皮跟两个侍卫走进衙署,跟当值的一个经历和一个笔帖式打了个号召,然厥后到一间大门虚开着的公房前。
今晚在通政司衙门当值的经历、笔帖式和皂隶一个比一个夺目,都晓得皇上能派侍卫去接,能让奏事处的刘公公在这儿等了一天的韩秀峰,绝对是简在帝心、圣眷恩隆,纷繁前来拜见。
不过从这几天降的谕旨中能看出,皇上对文谦可否“佩服夷酋之心”不是很有信心。
三国公使信觉得真,于七月初九离沪南返,成果到了广州城外叶名琛又避而不见,又跟之前一样打起太极拳。
韩秀峰认出他们是内奏事处的寺人,因为春上觐见时曾在圆明园见过,赶紧背对着侍卫从袖子里不动声色地取出两张银票,走上前去他手里一塞,随即拱手问:“刘公公,您等了下官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