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批阅奏折时说张小卒、赵全不能单凭水贼的一面之词就定广景朔和汝家父子的罪,更不该手腕残暴,草菅性命,应当遵守帝国律法,依法行事。
而苏翰林已经说得再明白不过,想让皇子公主们吃上饭,他苏洄就得遵循他批阅奏折时说的,依理根据找到充足的证据证明苏柔是幕后教唆者,不然皇子公主们就接着饿肚子。
苏洄已经好久没有听父皇如此高兴的笑过,三年还是五年,记不得了。
而全部大禹境内,眼下能把苏翰林逗得如此高兴的,恐怕也只要这位远嫁的长公主。
他本想说有人证,他部下的小寺人能够证明是苏柔派人干的,可转念一想,单凭小寺人的一人之言就要定帝国长公主的罪,不但不成能,反而会让小寺人落一个以下犯上,鄙视皇家严肃的大罪,乃至极能够给其招惹杀身之祸,以是只得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归去。
故而苏洄对其父皇充满了感激。
文渊斋,御书房。
他誓要抓住贼人给苏翰林瞧瞧,不但要抓住,还要以极快的速率抓住。
苏洄还晓得,每当雷雨天时,苏翰林都会皱着眉头了望牧羊城方向,眼睛里难掩担忧体贴之意。
可苏洄至今未曾利用过一次特权,每次过来还和之前一样,规端方矩地止步门前,唯有获得苏翰林的准予他才会进门,不然便等在门前,不敢超越半步。
御书房乃皇权重地,是天子的私家禁地,自在收支御书房乃是天子至高权力和无上身份的意味。
眼下他扮演是雁城的赵全、张小卒,众皇子公主就是南境受灾嗷嗷待哺的百姓,而抢食砸店的人是水贼,苏柔便是幕后教唆者拓州节度使广景朔和汝家父子。
身为太子,苏洄晓得本身有很多特权,能够疏忽很多端方,但有些端方能够冒犯,而有些端方倒是千万超越不得,哪怕是皇权特许。
自某些人嘴里说出来,想必就是觊觎皇位,有谋权篡位之心。
“啊?九妹和十五弟已经昏迷了?!”苏柔闻言大吃一惊,这才晓得局势之严峻远超她设想。
所幸苏翰林贤明睿智,明辨是非,不受谗言勾引,一向对他恩宠和信赖有加,若不然他这个太子恐怕早就被废黜了。
苏翰林从一摞奏折里抽出最上面一封,在书桌上啪啪摔打了两下,而后斜睨苏洄冷声问道:“你说你长姐抢了你们的饭食,还砸了老九的酒楼,可有证据?若敢信口雌黄歪曲朕的长公主,即便你是太子,朕也毫不轻饶了你!当然—”
想到苏柔,苏洄的思路不由得一阵恍忽,因为他脑海里闪现出的苏柔还是其双十韶华时的靓丽姿容,而现在苏柔早已是三十多岁的妇人了,不知已经变了甚么模样。
这些年,苏洄遭到的恶语诽谤和口诛笔伐无可计数,那些觊觎他太子之位的翅膀权势,可谓是无所不消其极。
实在苏翰林早就赐赉他特权,准其自在收支御书房,无需向任何人通禀。
御书房内苏翰林的笑声一声高过一声,穿过门窗传出许远,那笑声中夹带着的愉悦和欢畅劲,让人一听就晓得其表情现在好极了。
苏洄晓得,他是在顾虑远在牧羊城的苏柔,因为苏柔自小到大,最怕惊雷。
说句不好听的,便是他站在路边放了个屁,都要有人上奏章说他一说,嫌他放屁熏到了路边的花花草草,有失太子仁德。
“天禧拜见太子殿下。”苏柔同时回礼。
是以,在很多人眼里,苏柔不是远嫁,而是不受苏翰林爱好,被苏翰林摈除了。
苏洄打量苏柔之时,苏柔亦在打量苏洄,只见苏洄面色惨白,眼圈青黑,脸庞肥胖,双唇干裂,狼狈至极,不由讶然。
她仓猝看向苏翰林,张嘴就要替苏洄等人讨情,却被苏翰林先一步用眼神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