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除此以外,孙绍祖还拉着他交代了一大堆有的没的,总结起来不过是八个字‘多想少说、藏拙露怯’。
的确烂透了有没有?!
“这帮小崽子!”
撤职查办?永不任命?!
且说孙绍宗回到文英殿门外没多久,便见那传召寺人自内里出来,一甩拂尘,尖声细气的道:“陛下有旨,宣龙禁卫都尉孙绍宗,进殿面圣!”
唉~
“天啊撸!这车坏在哪儿不好,如何就恰好坏在文英殿门口了?!”
只见他怀里抱着个木车轮,一起小跑着嚷道:“来了、来了,车轮找来了!”
听完了这话,孙绍宗当真是无语的紧。
至于他们演这一出的目标……
说着,又向前面拱手道:“陛下,孙绍宗业已带到。”
现在么……
因而他不得不跟着那传召寺人,傻子似的三过其门而不入,一起从内城西北角,巴巴的绕到了皇城东边。
“作死啊你!”
好夸大的演技啊!
孙绍宗正猜想那大臣身份,就听广德帝漫不经心的问了句:“传闻你方才帮小寺人们,扶起了一辆装满贡米的马车?”
不过比起广德帝,更让孙绍宗在乎的,倒是身前不远处,正横眉立目瞪着本身的中年大臣。
好不轻易通过了‘安检’,跟着传召寺人在宫墙夹道里兜兜转转,就见前面豁然开畅,闪出个宏伟壮观的大殿来。
之以是要在‘嘟囔’二字上加个引号,是因为这俩货说的实在太大声了,傻子也能看得出他们是用心说给孙绍宗听的。
“回陛下!”
啧~
孙绍宗一边儿腹诽着,一边却赶紧老诚恳实,把方才的颠末讲了出来。
是以只凭‘刚进贡的碧梗米’几个字,就足以证明这是一处设想好的闹剧。
寺人丁适时的发起道:“要不我们找几个侍卫大哥,帮手把车扶起来,再换上车轮吧。”
出门时便宜大哥特地交代过,这些宦官最好面子,甭管内心如何想的,起码大要上的礼数一样都不能缺。
不提三个小寺民气中有多少***在奔腾。
却说那传召寺人刚进了文英殿的大门,第三个大众演员……呃,是第三个小寺人就粉墨退场了。
孙绍宗在中间看着都替他们蛋疼的慌,跟这三位比起来,面瘫小鲜肉都能当的起‘职业’二字。
其次是那车上的稻米,产生了侧翻变乱,竟还齐划一整,不见有一丝一毫的倾斜――如果绑的特别严实倒也罢了,恰好就那么几根小细绳,要真是突然承力,怕是早散落一地了。
孙绍宗无法的叹了口气,搭戏的演员如此糟糕,他还真不想当这个配角!
广德帝听罢不置可否,倒是转而向那大臣问道:“勇毅伯觉得如何?”
孙绍宗只扫了两眼,便得出了以上的结论。
顿了顿,他又持续道:“至于半日追凶如此,实乃奇闻一桩,想来不是他运气使然,就是幕后主使者成心为之,实在不敷为凭!是以臣觉得,似这等铸下大错的庸碌之辈,留之无用,不如罢官撤职了事。”
“有劳公公了。”
这演技……
看这厮瘦的跟麻根也似,脸上却一丝汗水都没有,便晓得丫必定是一向躲在宫墙前面,就等着合适的机遇出场呢。
‘多想少说’轻易了解,至于这‘藏拙露怯’四字,指的是尽量在天子面前讳饰本身的弊端,同时又不能显得过分夺目。
孙绍宗都没来得及去看天子长甚么模样,便仓猝跪倒,口称万岁:“末将孙绍宗,叩见万岁!”
孙绍宗忙收敛了内心的不觉得然,哈着腰,毕恭毕敬的跟着那寺人走进了殿内。
当然,最较着的马脚,还是那两个小寺人的台词――现在正值寒冬腊月,压根不成能有新米产出,而这天底下,又岂有敢给天子进贡陈大哥米的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