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上有亭,贾兰与秦氏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匾上二字“沁芳”,又有一副七言春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持续走,只见正面现出一座玉石牌坊来,上面龙蟠螭护,小巧凿就。贾兰见了这个地点,心中忽有所动,深思起来,倒象那边曾见过的普通,却一时想不起哪年代日的事了。
一行人出来,再一张望,本来自进门起,所行至此,才游了十之五六。至一大桥前,见水如晶帘普通奔入。本来这桥便是通外河之闸,引泉而入者。此乃沁芳泉之正源,此闸就名“沁芳闸”。
因而通过园门,走进园内,只见劈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再往前一望,见白石,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此中微露羊肠小径。
秦氏笑道:“可惜不得入了。”
秦氏道:“公然不是。这些当中也有藤萝薜荔。那香的是杜若蘅芜,那一种约莫是茝兰,这一种约莫是清葛,那一种是金草,这一种是玉藤,红的天然是紫芸,绿的定是青芷。想来《离骚》,《文选》等书上统统的那些异草,也有叫何为么藿荨的,也有叫何为么纶组紫绛的,另有石帆,水松,扶留等样,又有叫甚么绿荑的,另有甚么丹椒,蘼芜,风连。如本年深岁改,人不能识,故皆象形夺名,垂垂的唤差了,也是有的。”
因此步入门时,忽劈面凸起插天的大小巧山石来,四周群绕各式石块,竟把内里统统房屋悉皆遮住,并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很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颠,或穿石隙,乃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忽闻水声潺潺,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飘荡。落款莫若“蓼汀花溆”四字。因而要进港洞时,却俄然发明还没有船只。
惹人步入茆堂,内里纸窗木榻,繁华气象一洗皆尽。但是,此措置一田庄,清楚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零↑九△小↓說△網】争似先处有天然之理,得天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前人云`天然丹青'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各式精而终不适宜。
贾兰引秦氏出来,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过了荼蘼架,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入蔷薇院,出芭蕉坞,回旋盘曲。
贾兰细心观赏一番后,说道:“我想从山上盘道,亦是能够出来的。”
忽见大山阻路,世人都迷了路。直由山脚边忽一转,便是平坦宽广通衢,豁然大门前见。
方欲进篱门去,忽见路旁有一石碣,亦为留题之备。旧诗有云:`红杏梢头挂酒旗'。现在莫若`杏帘在望'四字。又有前人诗云:`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就用`稻香村'的妙?再有一联是: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因而一起行来,或清堂草屋,或堆石为垣,或编花为牖,或山下得幽尼梵刹,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长廊曲洞,或方厦圆亭,皆不及出来。因说半日腿酸,何尝安息,忽又见前面又暴露一所院落来,贾兰笑道:“到此可要出来安息安息了。”
贾兰因见两边俱是超手游廊,便顺着游廊步入。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周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分歧。匾上则莫若“蘅芷清芬”四字,春联则是:吟成蔻才犹艳,睡足酴梦也香。
此处蕉棠两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若只说蕉,则棠无下落,若只说棠,蕉亦无下落。固有蕉无棠不成,有棠无蕉更不成。题“红香绿玉”四字,方分身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