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蕉棠两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若只说蕉,则棠无下落,若只说棠,蕉亦无下落。固有蕉无棠不成,有棠无蕉更不成。题“红香绿玉”四字,方分身其妙。
以后,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动,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盘曲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绕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因而一起行来,或清堂草屋,或堆石为垣,或编花为牖,或山下得幽尼梵刹,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长廊曲洞,或方厦圆亭,皆不及出来。因说半日腿酸,何尝安息,忽又见前面又暴露一所院落来,贾兰笑道:“到此可要出来安息安息了。”
因而大师进入,只见入门便是盘曲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内里都是合着境地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回旋竹下而出。
贾兰细心观赏一番后,说道:“我想从山上盘道,亦是能够出来的。”
一行人出来,再一张望,本来自进门起,所行至此,才游了十之五六。至一大桥前,见水如晶帘普通奔入。本来这桥便是通外河之闸,引泉而入者。此乃沁芳泉之正源,此闸就名“沁芳闸”。
因而通过园门,走进园内,只见劈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再往前一望,见白石,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此中微露羊肠小径。
走了出去,未进两层,便都迷了旧路,左瞧也有门可通,右瞧又有窗暂隔,及到了跟前,又被一架书挡住。转头再走,又有窗纱明透,门径可行,及至门前,忽见劈面也出去了一群人,都与本身形相一样,倒是一架玻璃大镜相照。及转过镜去,益发见门子多了。又转了两层纱厨,果得一门出去,院中满架蔷薇,宝相。转过花障,则见青溪前阻。
说着,一径惹人绕着碧桃花,穿过一层篱笆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俄见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一入门,两边都是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
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模糊暴露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保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普通。内里数楹茅舍。内里倒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盘曲,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上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边。
说毕,贾兰在前指导,瑞珠和宝珠扶了蓉大奶奶秦氏,逶迤进入山口。昂首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恰是留题处。尝闻前人有云:`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况此处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之处,不过是探景一进步耳。莫若直书`曲径通幽处'这句旧诗在上,倒还风雅气度。
忽见大山阻路,世人都迷了路。直由山脚边忽一转,便是平坦宽广通衢,豁然大门前见。
瑞珠赞道:“好花,好花!向来也见过很多海棠,那边有如许妙的。”宝珠道:“传闻这叫作`女儿棠',乃是本国之种。俗传系出`女儿国'中,云彼国此种最盛,亦荒唐不经之说罢了。”秦氏道:“约莫骚人咏士,以此花之色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抱病,大近乎闺阁风采,以是以`女儿'定名。想因被人间俗恶听了,他便以别史纂入为证,以俗传俗,以讹传讹,都当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