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婆子早就深妒那些得宠的丫头们,只是常日不敢闪现,此时见四周无人,提及了兴,那话更加说的刺耳起来。
清荷见状一把便把她按了下去,笑道:“你好生坐着吧,不过是碗点心罢了,又不费甚么事。你等着,一会子便可得了。”
紫菀见她穿戴打扮不像丫头,头上又挽着妇人发髻,心中悄悄猜度,莫不是林如海的姨娘吧?
贾敏无法点头,只得把黛玉放了下来,紫菀方给贾敏行了礼,黛玉便哒哒哒跑过来,拉了拉紫菀的衣衿,仰着头道:“紫菀姐姐,你这几日也不来看我,我已经学会好几首诗了。”
才走了一段路,身上便出了一身的汗,见前面的小山坡上有一大片竹林,看着极其清冷,忙走上去,找了块洁净石头坐下,歇歇脚。
贾敏与黛玉也笑着让她快吃,紫菀见此也不再客气,揭开小盖碗。
幸亏那几个婆子也看到了春雨她嫂子,一个个都不再吭声,紫菀也不好出去,只得在那边等着。
紫菀心中愤怒不已,见那几个婆子越说越不堪,更加听不下去了,正想站起来喝止她们,忽见那边春雨她嫂子走了过来。想起春雨与她嫂子有些不睦,这些婆子的话本就刺耳,若让她嫂子晓得了更加糟糕了。
紫菀忙站了起来,说道:“我方才过来的时候吃了两杯茶,这会子倒也不渴,这大热天的,就不必费事了。”
寒梅见状便笑道:“你别客气,快吃吧,我们方才都吃过了,现在可不敢再吃了。”
只见贾敏正抱了黛玉在膝上,手上拿了本唐诗在教她朗读,贾敏读一句,黛玉便跟着读一句,屋里只听到黛玉嫩嫩的嗓音。
寒梅也笑道:“你可贵来一趟,又操心给我画了那一本子花腔子,不说别的,连一碗点心也没了?再说也不但是为你做的,老太太吃不得冰的,你们那边想来不会做这个,一会子你给春雨菡萏几个也带些去。”
不过西瓜固然好吃,但属性寒之果品,吃多了易伤脾胃,贾敏不敢多吃,用银签子插了几块吃便罢了,也不敢让黛玉多吃。
紫菀本来觉得这些夏季冰点是到后代才有的,今儿才晓得前人的技术也也不遑多让,乃至更加精美,尝了一口,甜风凉口,果香味浓烈,吃了两口只觉暑气全消。
紫菀被那目光一扫,只觉身材微微一凉,正待细看,那女子却收回了目光,低着头出了院子。
便说要归去,清荷也让人把剩下的冰碗装好了盒子,交给了跟来的婆子提着。
紫菀与世人道了别,出了院门,见太阳已经升的老高了,日头晒得人发晕,便让跟来的婆子先带了盒子先归去,本身用帕子遮了脸,绕着往花圃子树荫处走。
黛玉拿了书来,公然把本身新学的几首诗都一一教给了紫菀,两人皆正襟端坐,一个教一个学,倒也像模像样,让世人笑得不可。
紫菀见状,只得罢了,心中倒对这个冰碗有些猎奇起来。
以后气候日渐酷热,各家都在避暑,那些应酬寒暄甚么的也都极少了。贾敏也不再出去,每日除了措置府中事件,其他时候都在教诲黛玉读书。
紫菀到了贾敏院里,只见出来的时候,瞥见一个穿戴身莲青色衣裳的女子正打了帘子出来,看着有些眼熟,约莫三十出头的模样,圆圆脸儿,唇边一粒米粒大的胭脂痣,面貌非常娟秀。
少时,小厨房公然做了冰碗呈上来。
紫菀也不及细想,接过婆子手中的盒子,跟着扣儿进了屋里。一进屋,便见角落里摆着两盆冰块,一股冷气劈面而来,浑身的暑气都消去了很多。
又一个婆子拥戴道:“不过也跟我们似的,是个主子罢了,谁还比谁崇高些么?还日日熬甚么燕窝粥,还真当本身是蜜斯了?那甚么紫菀丫头,不过是个外八路的,倒比我们这些端庄家生的还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