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尘在净室中执笔平宣,心却神驰脑外,不竭深思缘何灾劫,何如他固然能够感知些许六合气象变动,但要瞻望祸福,却要迈入返元筑神以后,以元神观照才可。
“啊?姐姐不要骗我,我固然不如姐姐修行的久,但也有千年道行,这明显是一个十六岁浅显少年,怎就不是凡人?”
“姐姐,这李公子怎走的如此仓猝,也没留个地点,常州府这么大,再想找他玩那里寻去?”
李尘正自心中考虑,没重视撞到一其中年羽士,扯着一杆白面幌子,上书“周乙妙算”,本来是个算命的相士。
李尘那里还敢逗留,独自轻步疾走,回转湖边,行了七八里路,才回了常州城。
紫衣女子见白灵要请李尘上船,不由秀眉轻皱,本就寒若冰雪的面庞,平白又冷了一分,白灵从速在她耳边细语软磨,撒娇乞怜,才博得同意。
父亲严肃甚重,如果平常,李封自不会违逆,只先适应下来,到时再见机行事。但前不久因湖中遇妖,城中相命,预知大祸临头,便心中喜好关联诸事,暗疑这场大祸莫非应在这门婚事上?
李尘不由暗叹一声,只好轻身一跃,来到了船上,琉璃伞罩定,确切广大,为两个女子蔽了雨水。
“好了灵儿,他如许想本没有错,毕竟他又不晓得你我赋性,趋吉避凶也属普通,本日玩够了,我们还是归去吧。”
两家大人成心拉拢两人早日结婚,王芷蝶也成心机,想见见将来相公,倒是李尘常以春秋尚幼,读书功名为重,李封也觉两人还小,只等李尘考取功名,金榜落款时,再完成媒约,所幸也未逼迫李尘。
李尘见那白衣女子悄悄欠身一礼,学的有模有样,心道这白衣少女虽属妖类,倒也通得人道。
现在王朝安固然告老回籍,但他嫡子王山现在却为天子身边近臣,位居平章知事,官品虽小,权力颇大,乃是当朝小宰执,两家现在也算是门当户对,兼听闻王芷蝶现在十五岁,已妙丽无双,倾倒无数朱门公子,若不是害怕李封这位刺史,怕不早就遣人踢破了王家大门。
白灵这才欢乐道:“公子真是个好人,实在风雨甚小,只是小女子两人惊骇淋坏了衣物,不好向家人交代,公子不如上船儿来,我见这伞甚是广大,足遮我们三人了!”
李尘只望着远处湖景,心中已有感到,还未等白灵回话,清雨骤停,云雾也淡了很多。
本来一年前李封去王府拜访王朝安时,见过王芷蝶一眼,现在的确出落的亭亭玉立,花容月貌,便论家世,他李家也矮了王家三分,多蒙王朝安昔年偏就瞧上了李尘,推去诸多天孙公子的美意,非定孙女李家门不入。
紫凝说罢,也不待白灵同意,扬手一抬,湖中一道水波分开,驾着船儿驶了出来。
却说李尘回了州府,见火食还是鼎沸,才神归心宁,暗想刚才境遇,虽说未觉那两女人有甚么歹心,但毕竟是妖怪,还是平生头一遭,怎会不惊不怕。
“鄙人确是州府人士不假,出身不凡却谈不上,不过是俗人家。”
“鄙人李尘,见过两位女人,实是不巧,鄙人出门只带了这一把,恐要叫两位绝望了。”
本来早在刚才,他就以望气之术观出两女端倪,便看破这白衣少女虽化为人身,却仍有丝许妖气缠体,当是方才化形不就。
“那羽士也不申明原委,只道有灾,更没个破解之法,定非平常祸事,恐怕怎都难以遁藏,只扰我心神难定,急想早日冲破境地,达化气存神之境,又难了几分。”
本日慈母提起,李尘本想还以春秋读书推之,却还将来得及开口,就听到脚步声传来,伴跟着浑厚而严厉的声音:“你母亲说的不错,尘儿再莫假以他由推让,前不久朝安公修书与我,王山已向圣上保举于你,功名之事再不必忧愁,加上你业已弱冠,也当作家立业了!今后与你二兄同朝为官,相互搀扶,灿烂门楣,也不负我李家三代官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