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和冬梅想通此中的关窍,看向沈惜的眼神中不由多了一抹敬佩之色。
张嬷嬷暖和道:“奉大奶奶之命,来见三夫人。”
“是,奴婢们记下了。”两人当即便从小杌子上起家,恭敬的道:“定然不负您所托。”
乔三夫人这才神采缓了缓。
沈惜笑着点了点头。
“大奶奶想让本来院中奉侍的人都归去。”张嬷嬷道:“大奶奶说,为了她连累那些人,她实在是难以心安。既是她无碍,便让她们返来。”
当初不知怎的,原主便是鬼迷心窍的听信了冯嬷嬷, 只把承恩伯府作为她独一的依托, 凡事言听计从。
赵嬷嬷的话音未落,乔三夫人的笑容便僵在脸上。
此时剩下的不过是承恩伯府的人和兰草罢了。
赵嬷嬷点了点头。
莫非留下她们只为了让本来那些人返来?过些日子再把她们给赶出去?
人到了门前总不能赶归去,更何况三夫人要去看大奶奶,张嬷嬷还是要见的。
在沈惜嫁出去时,看到乔湛把张嬷嬷、赵嬷嬷给了沈惜,乔三夫人但是提心吊胆了好一阵子。好轻易沈惜胡涂,把两人给乔湛送了归去,她才松了口气。
她的话音未落,清楚看到两位嬷嬷脸上闪过一抹绝望之色。
本来她还想找来由如何把红缨给塞归去,这下倒有了现成的来由了。
“奴婢见过三夫人。”赵嬷嬷出去后,不卑不亢的施礼后,从袖中拿出一张折着的名册。“大奶奶说了,人要得急,马上就让她们归去的。是以现在没在的,便不消再回荣宁堂了。”
对于这四人的来源,沈惜天然也是有些印象的。当初乔湛把这四小我送来给她使,轻描淡写的说四人是侯府的旧人,在管家上能帮上她。
难怪侯爷把夫人又带了返来,还把她们又送到了荣宁堂。
乔三夫人眸子一转,眼底浮起一抹笑意。“恰是。你去把红缨带返来,我这做婶母的,总得去看看抱病的侄媳。”
这恰是撤除太夫人、乔三夫人塞出去的探子的好机会。
“她如何来了?”乔三夫人也在内心犯嘀咕,还是让张嬷嬷出去了。莫非是乔湛的主张?不过,张嬷嬷才开口,她便松了口气。
太夫人尚且能沉得住气,乔三夫人倒是坐不住了。
沈惜投湖这是大事,不管她就此死了或者被休弃,身边的人必然没有好了局。那些被永宁侯府各房东子们塞出去的人,必然想体例另谋前程。
这倒很像是沈惜会说出来的话。
有三夫人交代的任务在身,绿云定了定神,打过号召后很快便走了,自有小丫环去通禀。
乔三夫人做出一副慈爱长辈的模样,笑容满面:“惜娘这孩子就是心善。她是湛哥儿媳妇,院里的事本就该她做主。我就让人把她们送归去。”
“客气的话我不再多说,眼下正有件事要请嬷嬷帮我办。”现在机遇恰好,趁着还没人对她有防备,轻易成事。沈惜开门见山的道:“当初奉侍在我身边的那些人,都被三夫人关了起来。现下我想把她们放出来,我不便利行动,还请嬷嬷帮我去知会一声。”
来给乔三夫人送信儿的人陪笑道:“可侯爷并没有在正院逗留,又去了松涛院。想来侯爷不过是一时心软罢了,侯爷早上出门时连马车都没带,门口的马车还是承恩伯府的呢!”
沈惜到底是如何回事,她非常清楚。承恩伯夫人贼心不死,她自是明白。
倒不知刘氏是如何给她洗脑胜利的。
乔三夫人不甘心放弃如许的好机遇,她没有说承诺还是不承诺,扶了丫环的手,起家道:“既是惜娘返来了,我这个做婶娘的天然要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