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夫子,但是有甚么不当么?”
明天的早餐要比平常好些,是稻米粥跟馒头, 二妞更是给顾云浩做了一碗鸡蛋面,上面还洒了点嫩绿的葱花。
这贾贵乃是家里独子,好似已经开端在铺子里帮手,据称这贾朱紫长得倒也是斯斯文文,看着还不错的模样。
“四书当中,你言已经背过了《大学》,可读过《大学章句》?”
言罢,那老仆人就引着顾云浩到了一旁的书案上,给了顾云浩纸墨,便让他写下本身的姓名、籍贯、开蒙春秋以及学业环境。
顾云浩从卫氏那边探听了现在上门说和的三户人家,细细考虑一番,也感觉有些美中不敷。
毕竟他们家固然在村里称得上小康,但放在县城里,那绝对是不敷看的。
而后一仆人又拿来了一份芹菜和葱,由梁秀才亲身赠送顾云浩。芹菜意味着勤奋好学,葱则与聪同音。
不过顾云浩倒是感觉有些犹疑起来。
顾长光心疼儿子,又想着早些到城里拜访梁秀才,本来筹办坐牛车的,但不刚巧的是赶牛车的吴家这些天都不做买卖,父子俩也只能走路了。
就在这时,一个年纪稍大一点的仆人出来,他先是端了两杯茶给父子俩,而后就笑着对顾云浩道:“想必这位小公子就是来拜师的吧?请且先到那边。”
仆人把顾云浩引至门口,就只表示顾云浩本身进屋。
乃至另有人话里话外的刺探顾云涛的事情。
在一家人的殷切叮嘱之下,顾云浩吃过了早餐, 背上了前些日子顾长光为他做得书箧, 跟世人告别。
见状,顾云浩忙上前解释,说梁秀才已经承诺收他退学的事情。
隔了一会,那门子复又出来,引了两人出来。
这里顾云浩则是又送顾长光分开。
“二妞说得不错,吴家的牛借出去了,又没有牛车可坐,到县城要走两个多时候嘞,还背这么多东西,但是要累着人了。”
闻言,顾云浩也是有些没想到。
没过一会,就见一个门子出来,顾云浩说清来意以后,那门子高低打量了他一眼,道了声“先等着”,就自出来通报。
这贾家固然是个商户,但家底丰富,应当很好说亲才是,那里至于上赶着他们家?
言毕,顾云浩就上前叩门。
普通而言,家里很少做这么多白面馒头,但因为明天是个例外,又加上心疼孙子,李氏没有念叨,反而很赞二妞想得殷勤。
这洪家就住在青坪村四周的一个村庄,固然也是农户,但家里有地步两百亩,在这乡间,也算得上是个小地主了。
第二户人家姓洪,跟族里顾明琮的大儿媳洪氏是一个洪家,因此特地请了洪氏来讲和。
抬脚进了屋子,只见一个看着五十来岁的老者正拿着他刚写得那张纸在看。
内心存了迷惑,顾云浩就筹办等过两日回私塾后,让楚毅跟胡宇凡帮手探听探听,毕竟楚、胡二人门路广一些,多少能探听到些风声。
顾长光接过馒头,就背起了装满东西的背篼,催促道:“时候不早了,还得早些走,不然晌午前都赶不到县城。”
此人一身长衫,须发斑白,刚正的脸上带着几分严厉之色。
“见过夫子。”顾云浩上前施礼道。
梁秀才又叮嘱了顾云浩几句,又说了让他过一会前去领书。
说到这里,梁秀才又是微微一叹:“普通而言,初习字最好是临《多宝塔碑》跟《颜勤礼碑》,固然动手难上一些,但对此后习字,是大有裨益的。”
“是,遵夫子教诲,门生不敢懒惫。”
闻言,梁秀才眉头一紧,但见着顾云浩的装束,也晓得他家里前提有限,便未几说,又问了几个关于《千字文》和《幼学琼林》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