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夏姑妈微微一笑,问赵长卿,“来了蜀中觉着可好?衣食住行可还风俗?”
夏文做事极是用心,读书也是一样,若不是赵长卿记取一天三时喊他用饭睡觉,真担忧他本身在书房饿死。去岁多是读书习文,有翰林毕业的小付姑丈亲身指导,夏文又非痴顽之辈,说一日千里有些夸大,但,夏文的进步几番获得小付姑丈的赞美,也不是虚的。到本年三月,小付姑丈便带着夏文去拜访城中大员,这也普通,有门路的都这么干。
蜀王悄悄一叹,“那就好。”
赵长卿提早跟小夏姑妈说了一声,小夏姑妈笑,“去吧,神仙府的香火最灵验了。当年你小姑丈科举,我就是去神仙府烧的香,公然连中。”
赵长卿悄悄感慨:老夏家的女人们,分化的还真短长。
“少时略学过一二。”
接着又见过了小夏姑妈的三个儿子,宗子付宣,次子付宏,三子付安,付宣十二岁,付安也已经八岁了,俱都在读书。赵长卿早预备了见面礼,皆是一人一套上品的文房四宝。相见以后,夏文便去书房见付姑丈了。
成都铺子里的掌柜也送了上好的菊花酒、肥螃蟹,赵长卿见东西有很多,分出两份来,一份让人快马加鞭的送到青城县去,另一份送到王老夫子的府上,这也算重阳节的节礼了。剩下的,赵长卿送了两篓给小夏姑妈,笑道,“螃蟹不好放得太久,我就命人连同先时购置的节礼,一并快马给公公婆婆送家去了。”
素馨谢了赏,便退下了。
此时,赵长卿正在看着丫环清算院子,小夏姑妈安排之安妥齐备,比之先时他初到夏家那几间空荡荡的屋子可全面多了。特别这院子,不但出入便利,院中一株合抱粗的桂花树,也是极好的兆头。
赵长卿谛听,恰是一曲《祝青云》,不由笑道,“这曲子本就是神仙所作,在这里吹也不算冲犯。”便与夏玉说了《祝青云》的来源。夏玉方懵懵懂懂的明白了,道,“本来,神仙也会做曲子吹笛子啊。”
赵长卿笑,“既要烧香,我们早些去,这会儿天热,且恰是人多的时候,我们不去凑那热烈,烧了香就返来,就是想玩耍儿,待天风凉时,情愿去哪儿就去哪儿。”
赵长卿先道了谢,又道,“小姑妈疼我,我却之不恭。只是我想着,我们过来,并非一朝一日,起码要住到来岁相公秋举后。桂院一应花消用度,不是跟小姑妈客气,如果没银子倒罢了,现在还不至于此。且这般亦是悠长相处之道。”
夏文是长房长孙,将来老太太、守寡的长姐、就是外甥女赵莲,今后莫非没有倚仗夏文之时?如何好获咎赵长卿。何况,这些日子相处下来,赵长卿并不是不讲理的。世上哪有十全十美之人,赵长卿如许无能,即便不大和婉又有何妨?大师好生相处,少些女人家的谨慎眼儿,一家子欢欢乐喜的过日子,此方是福分。
夏老太太道,“既是不能多放的东西,明儿叫了老二一家子过来,把螃蟹蒸一蒸吃了吧。”
及至过两日,夏老太太收到闺女差人送来的节礼,瞅着礼单同后代们夸耀,道,“看看,这才是端庄节礼。”
说着说着,夏太太忍不住旧事重提,“老太太不欢畅我们阿玉读书识字,小姑子倒是识字的,说是公公活着时教小姑子认了些字,到底更加明理。我们就玉姐儿这一个闺女,我也不肯她荒废了光阴,小时候认几个字,晓得些事理,老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