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了五年的战役,恐怕真要拉开帷幕了,且这一次,晏庆毫无顾忌,直接在明面上变更了部曲,兼并太原上党以一统并州的野心昭然若揭。
这么一对父子火伴当然能互补,但晏珣毕竟年长一辈,并且身材有所完善,后事谁也说不好,太原晏氏,始终有一天晏辞得独掌大权的。
晏蓉却长身而起,一脸寂然,拱手道:“父亲,此事件早不宜迟,女儿请命,愿出使冀州。”
晏蓉忙啐了一口:“甚么尸身不尸身的,在阿娘跟前,可不准说这话!”她拍了晏辞的脑门一下,后者讪讪捂住。
“敌寇虽势大,然我太原军民高低一心,定能守住城池!”少年双拳紧攒,“一字一句:“晏庆老贼,若想踏入太原上党一步,那必须从我的尸身跨过!”
实际上,主张必然,晏珣想的第一个就是霍珩。
三人商讨安妥,晏珣沉吟:“何报酬使为好?”
待洛阳诸事灰尘落定,大齐灭亡已成定局,晏庆大志勃勃,一回到西河,立即将视野对准太原上党两郡。
他正有条不紊地调兵遣将,并州夏季雪厚酷寒,战役应会迟延数月,但如无不测,最迟来岁开春就会打响。
红包雨,留评
“阿爹,阿姐!”
晏辞此前虽并未决计瞻望将来,但不代表他没有如许的触觉,作为太原晏氏的担当者和半个当家人,晏蓉的话他还是能一听即懂的。
“胡说八道!”
实在,晏珣之前也模糊有过如许的动机,但此事太大他踌躇不定,一向未曾宣之于口,现在晏蓉去繁就简这么一阐发,他当即下定决计。
定位找到了,接下来就是挑选一条最合适本身的路。换而言之,就是毁伤最小的。
卧榻之侧,岂容别人熟睡,何况若要实现雄图弘愿,不做他想,第一步必定是同一并州的。
两郡政务,有谋士,有父祖打好的根柢,他兢兢业业,还能堪堪不出不对的。但若换了全部天下,他自问就无此才气胜任了。
“阿蓉?”
粮食减产在战乱几次的乱世意义有多重,不必多说,这个筹马绝对能弥补太原在权势上的差异,将己方抬到与冀州划一对话的高度。
“只是甚么?”晏辞赶紧诘问。
但说实话,他还真没想过当天子。
晏祖父文武全才,上马为悍将可杀敌,上马为能臣可治民,这么一个风骚人物,生出来的儿孙却颇让他遗憾。
晏珣心境百转千回,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问晏蓉:“阿蓉,你可有何应对之策?但说无妨。”
晏蓉留申媪等人在外头,推开外书房大门,见父亲弟弟一脸严厉在书案前低声说话,她忙问:“但是产生了何事?”
以是,危急即契机,在晏庆劲敌即将压境的期间,挑选一个看好的雄师阀缔盟,是一个对眼下对将来都有大利的决定。
太原晏氏虽隐有投明主的设法,但那都是今后的事了,现在两边都是拥兵的世家诸侯,虽气力有些差别,但职位也算是划一的,晏珣可从没筹算让太原成为冀州的附庸。
换而言之,诸如捐躯盟友之类的风险将大大降落,父女二人相视一眼,统统皆已心领神会。
晏辞不笨,沉默了,晏珣长叹一声,这恰是他的隐忧。
晏蓉点点头,正了正神采,看向晏辞,道:“阿辞,阿姐问你一个事儿,你切切要照实相告。”
全无当天子的动机,却一向干着掠取帝位的事。太原晏氏不强大,但也远够不上强大,大大耗损着本身气力,一个不谨慎,还轻易在混战中成了今后胜利者的眼中钉。
晏蓉脚步轻巧出了储玉居正房,被申媪等人簇拥着沿着回廊转出院子,她浅笑一敛,法度当即快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