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崔泠叛变盟约,转投孟氏,联手诛杀薛家满门,逼得太子自戕,这西宁国的朝堂,那里会容得孟家说一不二?
才一进房,卫泽便脱下外边穿的孝服,命人去传膳。
总不能让他俩一向无所事事,卫泽身边只要这两个能够用的人,当然不能华侈。之前让谭和川刻苦头,已经震慑住他二人,现在恰是拉拢他们的好机会。恩威并施,才气收拢民气。
灯烛悄悄燃烧,宫里的红烛是特制的,没有油烟,蜡油从蜡柱上滴下来,凝成一道朱红色瀑布。
“陛下……”
用过晚膳,听得永巷深处钟声阵阵,这是在催促守夜的酒保封闭宫门。戌时过后,除了巡守的侍卫,任何人不能在宫内随便行走,违者立斩。
卫泽拄着筷子想了想,“永宁侯是孟丞相的半子,说不上敦睦不敦睦,归正孟丞相说甚么,永宁侯大多不会反对。”
让崔泠和孟谦义窝里斗,才是最省力的报仇体例。
一场宫廷政变,从产生到结束,常常只在瞬息间。成王败寇,没有人能未卜先知,眨眼间的一个纤细窜改,能够影响全部朝堂的格式。
等本相浮出水面的那一天,卫泽会不会恨她入骨?
并且,景春殿的内总管已经定下是阮伯生,加上曹平和陆白,周瑛华不需求再多余安插眼线了。
可他甚么都没说,乃至没有和周瑛华诉过一句苦,道过一声委曲,仿佛他只是随随便便往卫文帝的灵堂一站,统统人立即放下各自成见和私欲,对他昂首称臣,争相拥立他即位为帝。
每一任新帝的继位,大要上看去都是风景对劲、名正言顺,谁晓得此中颠末多少艰巨盘曲?
周瑛华朝快意使了个眼色,如领悟心,领着称心和一旁侍立的宫人们悄悄退出次间。
卫泽受不了孟贵妃对他的轻视,加上讨厌孟丞相步步紧逼,内心已经悄悄向崔泠挨近,毕竟是崔泠把他从南吴国接到西宁国的。并且崔泠决计放纵他的放诞无忌,不会要求他不时候刻必须端着帝王的架子。
目标这么轻松就达到了,周瑛华一时有些茫然,对着持续低头用饭的卫泽看了半天,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喜的是卫泽几近对她言听计从,今后她的抨击打算将会通畅无阻。忧愁的是这家伙公然是卫文帝的亲儿子,偏听偏信,她说甚么,他就信甚么。
之前孟家想推举卫姓旁支远亲继任皇位,而崔泠挑中卫泽,两方为了皇位之事闹了很多争端,孟巧曼更是直接把崔滟和冯尧的后代扣在侯府当人质。
说着话,她给卫泽挟了一筷子油盐玉兰片,守丧不能食荤,桌上固然琳琅满目,摆了十几只碗盘,实在清一色都是素菜,豆腐面筋、莼羹菜芽儿,连粥都是素的。
卫泽脸上微微一热,环顾一圈,没有立即答复。
在南吴,皇子们从小就被送出内廷,交由保母教养。皇子们长大以后,大多和母妃不甚靠近,反而和身边的侍从、宫人非常密切,乃至有皇子对近侍比对亲生母妃还要好。
“为甚么?”卫泽咽下半只松花蛋,抬开端,一脸茫然,“你才说我为他俩封官是天经地义。”
卫泽有些犯难,“孟丞相连上了十几道折子,让我尊孟贵妃为母妃,永宁侯私底下表示我不能承诺。”
不过当时她大抵已经大仇得报,心愿已了,此生便是无欲无求,非论卫泽变成甚么模样,她都不会动容。
他眼眸低垂,沉声道:“我不想认阿谁女人做母后,她当着宫人的面呵叱我。”
大抵是感觉孟家的发起分身其美,卫泽绝对不会回绝,孟贵妃对卫泽的态度算不上恭敬,乃至有几分颐指气使,仿佛卫泽只是个一无所知的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