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和离,又不被临阳郡主的谋逆之心连累,阿殷现在能想到的,只要举告抵罪。
宿世的结局像是时候悬在头顶的利剑,阿殷不想悲剧重演,就得另谋前程。以她目前的设法,陶靖是出身微寒的郡马,依本朝常例,并没有休妻的资格,而临阳郡主是宁肯相看两厌,也不肯放过陶靖,天然没有机遇和离。
琼枝闻言一愣,正往杯中倒的茶水溢出来烫了手,这才吸着冷气放下,讪讪的道:“西洲路途悠远,女人竟然要去那边?如果女人不嫌弃,奴婢想一向跟从摆布。”
“那你内心怨他们吗?”
那厢定王立在马边不出声,半晌后有个青衣男人扒开人群走来,阿殷瞧着他面善,想了想才记起他是曾与陶秉兰有过友情的常荀,惠定侯府的二公子,当今太子爷的内弟。常荀是个直性子,瞧见缩头缩脑站在定王身边的少年时,抬手就号召在他肩头,“如何还不长记性!伤到人了?”
想通过这条路跟临阳郡主的谋逆抛清干系,仿佛有点异想天开。
她憋着一股劲练完了武,将弯刀递给快意,一面拿了软巾擦拭细汗,一面将琼枝叫到跟前,闲闲的谈天——
这珠市街上皆是商店,路面也不算太宽,平常都不准人骑马,那白马之上骑着个锦衣玉袍的郎君,必定是身份高贵才敢违令而行。这会儿他神采惶然,将手里的缰绳拽紧了,却半点都控不住马,只是大声喊着,“让开,快让开!”
店里的伴计特地清出一片场子来,往中间放了一串爆仗,增加喜庆。
常荀看美人的目光过人,只扫了一眼,便感觉她若当真装潢打扮起来,该是倾国之色。
常荀闻言瞧过来,见着阿殷时却面前一亮,“你伤到那美人了?”
阿殷心下大惊,箭普通窜出去将女童抱住,抢在马蹄再度落下之前,抱着女童斜刺里窜出,借着道旁一棵参天的老槐树站稳身形。这行动只在呼吸之间,路上行人也只见得一团青红色的人影掠过,待回过神时,那马背上不知何时多了个高健的男人,扼着缰绳勒住了吃惊的白马。
若琼枝这回没这番行动,阿殷或许还能宽宏些。可她既然已经背着阿殷投向了临阳郡主,这般胳膊肘朝外拐的隐患,还留之何用?
倒是常荀意犹未尽,听少年说了方才颠末,瞧着阿殷拜别时,啧啧叹道:“会武的美人儿,成心机。”
实在以合欢院里目下的人手来看,当真要安排两人随行,快意当仁不让,剩下的一个不管从办事儿还是身子骨或是事主的忠心,乃至临阳郡主冒充咨询定见时阿殷提出的人选,都是甘露最合适。
“奴婢记事时就在人估客手里,已经不记得了。”琼枝还是平常的灵巧模样,给阿殷换了方洁净的软巾,又添了茶水笑问,“女人如何提及这个?”
心下多了几分好感,更感觉弟弟这骑马横闯贩子的行动非常丢脸,常荀当即瞪向少年。
阿殷怀中的女童受了惊,瞧见那串冰糖葫芦掉在了地上,后知后觉的哭起来。阿殷只好轻声哄着,见女童的目光只在冰糖葫芦上黏着,便道:“别哭,姐姐待会再给你买一串好不好?”
定王:“……”
马背上的人穿一袭茶色长衫,腰间没有玉带佩饰,只是平常男人的打扮,但是面庞倒是熟谙的,竟是定王!他双脚立在马背,高健的身材如鹤立鸡群,冷肃着一张脸,也不瞧周遭闲人,只揪着那锦衣少年的衣裳,翻身上马。
“模糊记得是在鄯州一带,厥后被卖来卖去,不知如何的就到了都城。”
阿殷见没甚大事,便想分开,瞧见定王的目光瞟过来,虽不晓得他是否还记得本身,却不能视而不见。不过定王本日是浅显装束,阿殷天然不敢冒然揭出他身份,因而远远的行了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