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的这份恩典,在周大娘内心打了烙,向来也没健忘过。现在还住着人家的三间房舍,凡是内心有血还热的,也都不能忘了,怕雨地里引雷劈,给人留话把儿,被人戳一辈子的脊梁骨。
“不敢。”苏一抬开端来,却把目光望向别处,“您说了,叫我想明白了再归去。这会儿,我还没想明白呢。”
苏太公再吸两口旱烟也便住了嘴, 扣洁净了还未燃尽的烟草渣儿, 烟斗放到里屋木箱子上。他出来带周大娘出屋子, 拦了她在家里, 自个儿披了件粗布棉大褂,打伞往南大街上去了。
夏季里昼短,日头撑不上几个时候就要下山。时至傍晚,雪小了很多,飘得零零散星。
很多日子未见,苏一瞧着苏太公是衰老了些。她语气便也硬不起来,软软应了句,“天儿黑了,该关门歇下了。明儿除夕,也不会有人上门来了。”侧身把他让进屋来,又问:“这风雪清寒的气候,您如何过来了?”
苏太公到了门下收伞,一面抖落伞枝儿上的雪,一面说:“要关门了?”
“这不见得。”苏一却说:“安良许是福大的,能中进士也未可知。大娘不必压着他给我脸面,到底我不如他,说配不上也不算踩低我。我也不想嫁他,我们常日里如何您都瞧在眼里。如果一屋里睡觉,宅子也能尽数拆了去。放心也瞧我不上,明里暗里跟我较量,必不能是一家人。”
韩肃跨过门槛便不再往里去,站直了身子在门边,望着门框里的一方街景。等了一盏茶的时候,听得苏一从背面出来,便转了身去。见她穿了件竖领大襟琵琶袖棉青袄,上面配一鹅黄间绿条儿蝙蝠纹马面裙,耳后编了几根小辫儿,粉面珠唇,端的儿算得上美人了。
待苏太公接下杯子,她到另一把交椅上坐下,低头抚着褙子上的鹅黄绣线,只是不说话,有股子别扭劲。苏太公边吃茶边瞧她,吃了两口方才问:“还生爷爷的气呢?”他是思忖了一起,想定了拉下老脸哄孙女儿来的,天然话头上也软很多。
“我不过来,叫你一小我在这里过除夕?”苏太公把伞放到门后,去到交椅边,撑动手把儿坐下。苏一畴昔给他倒茶,端起杯子往他手里递,“暖暖吧。”
苏一往他碗里夹腌菜,等着他先出声。不过听他清了下嗓眼儿,就已经开了腔,“如何又跟安良磨牙吵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