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放心传闻那伞是咸安王爷的东西,嘴里将将喝下的茶尽数给呛了出来。那活在他们这些人舌尖话头上的人,能给她苏一伞用?可见是浑说,壮一壮自个儿的面子罢了。只是这未免过荒唐了些,要说是王府侍卫的,还可姑息信得。
苏一木愣愣地回到陶家金银铺,收伞进屋,掸了伞面上的雪珠子就将伞抱在了怀里。找处所谨慎翼翼地收起来,才发觉陶小祝和周放心盯了她好些时候。
周放心烫了手,拿了脸盆架子上的白巾子擦干,“娘你从速替她筹措筹措,找户人家嫁了,也了太公的心机。如许下去,还不知如何样呢。太公,我下头说的您也别不爱听。就她苏一如许儿,也别挑那洁净的了。丧了媳妇儿拖个娃的,都能考虑。若她还遴选,怕是这辈子都难嫁出去,您内心必定不安闲。”
那厢周放心擦了前襟下巴,清了清嗓子起来。她也没泼苏一冷水,想着不能显出刻薄来,招陶小老板生厌。只不过在内心暗嘲苏一一番,便与陶小祝辞过,说要回家帮她娘蒸馒头。转头又对苏一说:“东西我搁下了,明儿除夕你还是回家去吧,在外头犟着,叫太公担忧。”
她攥着领口的衣衫,依着记性按原路出王府去,穿过两扇月洞门,到角门上。守门的小厮不在这里,她便谨慎着冲门上站着的侍卫躬了躬身,虾着身腰出角门去。
苏太公站直了身子没出声儿,倒是周大娘猜了一句,“王府那位侍卫?”
找了一阵无果,苏一立在王府前踟躇。想上角门上问那两个侍卫去,又心有顾忌。不问,归去没法儿交代。偏还又怕府上的小厮回了这里,瞧她在府前瞎转,撵了她走,非常没面儿。这厢各式难为着,却忽见前日里那位从韩总管府上出来的爷,正从角门里出来。白裘大氅顶风鼓开一面儿,他伸手掖住,另手执一把深棕皮纸伞,伞面上勾了零散竹叶儿。
苏一跟在他背面,隔了三五十步的间隔。倒不是做那多瞧王爷两眼的花痴事儿,只是想瞧瞧他往哪一处去。摸准儿处所,待会儿将手炉给他送畴昔,便是两不相欠。她若真拿了那手炉到王府门上去还,定然是会被当道别有用心之人轰出来的,也还不归去。
“走吧,有话路上说。”咸安王爷往她身上遮过伞来,“那日说的事,可有端倪了?”
从铺子里拿的油面大黑伞原丢在府门前的石狮旁,这会儿却不见了踪迹。苏一沿着石狮下的圆石墩子打转,一脑门的胡涂账。这伞是铺子里的,让她师父晓得她弄丢了,少不得要找她赔的。还打人为里扣,她的人为本也未几。
苏一受宠若惊,却不敢昂首瞧他,只道:“王爷您还记得我?”
提及这事儿来有些感慨,苏一撂下两条胳膊在身侧,“还没呢,我已经一个多月没归去了。明儿除夕,怕是也得自个儿过。周大娘儿子和沈家三蜜斯的婚事,要到来年仲春十五。眼下没有动静,我爷爷也没来看我,只能这么僵着。”
苏一侧目瞧她一眼,并不睬她。陶小祝点头感喟起家,送周放心出去,叮嘱她,“雪天路滑,细心些。”
苏一手指摩挲熏笼的竹篾条儿,“随你如何说,反正这伞不能顶在店里就是了。”
他撑了伞渐渐往前走,大氅边角荡出伞沿儿,感染些雪意,却混做一体,瞧不出来。脚下踩过雪沫,咯咯吱吱地串响。此人在风雪里,也是一番好气象。
陶小祝前儿就传闻过如许的话,还是嗑瓜子,全当她扯谈,说她,“你怕是魔怔了,需得找个大夫瞧瞧。前儿那手炉的正主还没寻到,又拿回把伞来,也说是王爷的。你不是给那侍卫送璎珞去了?是不是拿那把黑伞哄的人家这个,又怕我将这伞扣下,才慌说是王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