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踏破铁蹄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雷晓飞喜出望外,欢畅地大喊了一声。雷晓飞的叫声,把洪彪吓得一跳,连肩上的煤也差点倒了,他迷惑地瞪了雷晓飞一眼,雷晓飞吐了下舌头,赶紧摆手表示无事,然后回身缓慢地找王木工去了。
王木工遵循雷晓飞供应的各种口径,遴选好老竹子,两人合力把竹子伐了,拖回王木工家中。
洪彪把统统的煤块都磨成了煤粉后,把磨好的煤粉用箩挑着回食店。因为两箩煤粉很重,洪彪没敢用扁担挑,用了一根大竹子来挑,那竹子的口径足有碗口大。雷晓飞真勾勾地望着竹子,脑中闪出一个动机:用竹筒不是能够代替铁管吗?
雷晓飞看到磨粉成了洪彪的演出,用不着他插手,他就思虑如何做煤球去了。
雷晓飞找到王木工后,跟他说了老半天,王木工还是点头表示不明白。雷晓飞没法,只好先拉他到后山去遴选竹子。
打蜂窝煤的模具也并不庞大,做成和蜂窝煤相反形状,再在内里做一块能够活动的推板就行。雷晓飞宿世的蜂窝煤模具是铁做的,如果备好质料,在设备充沛的工厂,不消两小时便能够做好这个模具。但在当代,做个如许简朴的模具都很困难,因为当代就算有铁,也没有设备把铁做成圆管状,看来只能想别的体例。
雷晓飞筹算做的是蜂窝煤球。
另一种是蜂窝煤,顾名思义这类煤球形似蜂窝,用一个模具把煤粉做成一个圆柱状,圆柱的中间充满通透的孔,用一个公用的炉子把两块三块煤球叠起来烧,这类煤球的的特性是火候易节制,好燃好烧耐烧。
王木工看着这个不知是甚么的别致东东,虽不知它有何用,但却也没有出言相询。因为按雷晓飞常日的表示,王木工信赖他不会做无用的东西。王木工就按雷晓飞的叮嘱,一丝不苟地对模具停止了加固。
竹子拖返来后,雷晓飞先从碗口大的竹子中,锯出一段竹筒,然后让王木工找两块硬木板,按竹筒的内径和外径各制作一块“圆木饼”,本身则按想好的尺寸选裁起竹子来。雷晓飞选裁了十二根直径15毫米摆布,长80毫米的竹子,筹办用来制蜂窝煤的煤眼;又选裁一根50毫米直径摆布的竹子把全数的竹节打空,用来做模具的杆;最后再选裁一根25毫米直径摆布的竹子,用来做出煤球的推杆。
雷晓飞在宿世的小时候,家家户户都烧蜂窝煤球。当时,煤球在煤店就有买,不消本身做。他只见人做过一两次蜂窝煤,那是因为有的家庭耐久烧煤,在运输、堆放的过程中,有的蜂窝煤坏了、散了就不能烧,日积月累,坏的煤球越来越多,扔了又可惜,因而,就去借个模具,把那坏煤重新和好、打过再用。
雷晓飞思虑了很久,也没有想出应如何做这个模具,他长叹了一声,想道:如果确切做不出打蜂窝煤的模具,就只好用手捏了,固然手捏的煤球难烧点,但总比烧柴强。
打蜂窝煤是把和好的煤填装进模具中,再从模具中把已成型的煤球弄出来,风干或晒干就行。
雷晓飞做好这些事情后,王木工的工件也完成了。雷晓飞就把十二根用来制煤眼的小竹子,按需求的漫衍,均匀地镶钉在大的“圆木饼”上,然后在小的“圆木饼”上,按小竹子的位置划好十二个洞,叫王木工把划线的位置掏空,让小竹子能顺利通过。
煤球,雷晓飞在宿世见过的有两种。
模具做好后,雷晓飞查抄、调试过后,还算比较对劲,就叮咛王木工对模具的一些相对亏弱的环节停止加固,本身去找钱徒弟做烧蜂窝煤的炉子去了。
雷晓飞和洪彪足足化了两天的工夫,才把统统的煤块都敲成指头般大。雷晓飞挑了个食店余暇的时候,和洪彪把小煤块运到石碾那边筹办磨煤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