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阿敏回报的皇太极更是怒上加怒,但是此时从宣府率兵回到都城的崇祯天子可就欢畅的很了。
越想越头疼的崇祯干脆不想了。明天就先在朝堂上渐渐和这些官老爷们撕扯一番。
如果另设监督,又如何制止监督之人不会相互包庇?
崇祯内心阿谁腻歪劲儿就别提了,尼玛,你们不都是既得好处者?你这时候跟老子扯个蛋蛋的祖制啊?不该该是高呼天子圣明来着?
群臣闻言,心头皆是一颤,中间暗道,正题来了。
有道是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不管是不是装装模样,群臣还是呼拉拉跪倒一片,山呼道:“此臣之过也,非陛下之故。”
冷眼看着上面的群臣,崇祯接着道:“温爱卿,大明立国,是如何定下四民品级的?”
这些建国天子手握军权,底子不怕人造反。对于他们来讲,不管是文官还是勋贵,在本技艺握屠刀的环境下,要么听话,要么去死。
但是在宣府,朕入目处,贫者几无蔽体之衣,富者浑身绫罗。又有为商者范永斗等八人,私通建奴,出售国朝,朕深恨之。
只是方才上朝,文武百官就在内阁首辅温体人的带抢先,对崇祯天子御驾亲征且大胜而归表示了恭贺。一番常见的马屁吹嘘以后,崇祯开口道:“先帝弃朕群臣而去。自朕御极,建奴叩关,围困京师。此朕德薄,不能远服四夷也。朕当斋戒三日,深思己身。”
层层剥削之下,本来一钱银子的货色,终究须得卖到一两银子以上,方才气无益润,不然便要亏本。
崇祯道:“既如此,此事前于宣府试行。命锦衣卫多减轻视便是。若可,使由之。不成,使知之。此亦贤人之道也。”
但是,为甚么每一朝的建国天子都能够疏忽文官体系呢?
当即,内阁次辅施凤来便出班奏道:“臣启奏陛下,陛下重开商税,本是丰盈国库的善举。
越想越头疼的崇祯天子走到非常的无法。即便本身方才御驾亲征,军方官方名誉一时无两,还是感受这商税一事无从动手。
越想越气的崇祯向群臣道:“那众位爱卿可有甚么好的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