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大步流星,叫鄙人好追。”陈若吟抚须,凤眼含笑,漏点点精光,“本想请侯爷到府中一叙,既然宫中设席,那你我二人定要对酌几杯。”
陈若吟幸灾乐祸地笑了,笑定北侯遭忌,或是笑甚么旁的。又瞥向霍临风,道:“贤侄,听我一句劝:既来之,则安之。”
唯恐生变,霍临风叩首:“微臣遵旨,万死不辞。”
陈若吟便说:“启禀皇上,霍将军的才调不输其兄惊海,而边关总不必有两位镇边大将军。故依臣所见,无妨让霍将军留于关内,发挥雄图。”
恰逢一道甜梨煨鹅上桌,他收了眼儿,情不自禁地惦起家中的蒸梨。陡地,清脆一响,成帝的箸尖儿碰了酒器,顿时静了。周遭声音噤得仿佛无人,拾掇的主子都屏着气味。
静候好久,霍临风答:“回皇上,微臣本年二十有三。”
瑞兽吐烟儿,安宁,中和朝堂之暗涌,成帝顿了半晌:“丞相说来听听。”
未见刀光,不闪剑影,仅唇舌相争便赛过剑拔弩张。久久,那碟子煨鹅都冷了,甜梨沁一层糖霜,满殿文武屏息等着。
西乾岭离长安甚远,是霍临风从未见过的江南地界,成帝听罢似觉不错,然,一人起家谏道:“皇上,臣觉得不当。”
霍临风心惊不胆颤,起了身速速下跪:“皇上大大汲引,微臣初来乍到,统统谨遵皇上旨意。”
“爹?”他唤。
这一声高耸又铿锵,世人皆引颈凝睇,霍临风看去,竟是那儒官。“本来是沈太傅,”沈问道,当今太傅,成帝应允,“太傅通才练识,说说有何不当?”
这二人权位相称,只他获咎得起他,那天然由他来讲。
“侯爷过谦。”陈若吟笑得客气,向成帝作揖,“皇上,边关承平,关内方可无忧,霍将军此军功不成没。臣多事,想为霍将军求一份长远的恩赏。”
条分缕析,利弊起因列得一清二楚,全等天子决计。成帝敛目,似是暗忖其言,这空地,陈若吟一哂:“太傅所言,非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西乾岭再远也是大雍的地盘,江湖人再凶蛮也要受朝廷的管束。何况,其他官员怎能与定北侯之子相较?霍将军早封少年豪杰,军功卓著,会对于不了戋戋江湖人?”
“只不过霍将军单枪匹马,纵有三头六臂也徒然。”沈问道叩首,“臣发起,霍将军若至西乾岭,仍为将军,本地军马由霍将军领受,定能将蛮贼整治一番。”
他没猜错,此人恰是丞相陈若吟,单字“声”,陈声。
“侯爷跋涉辛苦。”成帝道,“经年未见,见着了,知侯爷安康如当年,朕便放心。”
成帝抬手:“快快平身。”
眼下时命如此,却非穷途末路,好酒,藏于深巷犹可闻,将才,手心有兵,便可颠覆六合。为避嫌,沈问道说罢大步走远,先去了。
霍钊揣动手:“天然,丞相能言善辩,该好好润润嗓子。”
成帝端杯,缓缓道:“就依丞相与太傅所言,派霍临风前去西乾岭,握本地兵权,给朕好好正一正江湖民风。”
这会子,拂尘宴才算真真正正地开端,金石丝竹洋洋盈耳,温酒百杯谈笑风生。热烈至深夜,成帝微醺困懒,一离殿,结束了,满目杯盘狼籍。
殊不知那一战过后,他接连数月的梦里满是血淋淋的红色,还掺一味哭泣。他现在有些分神:“谢皇上谬赞。微臣愿大雍乱世承平,百姓安乐。”
陈若吟微微瞠目,好一招借坡下驴、将计就计!
风骨名流,太傅唐祯。
这轻描淡写的两句话,为此行拨云见日,霍临风万语千言卡在咽处,如鲠在喉。他屈膝复跪:“微臣但凭皇上叮咛,万死不辞。”一晃,瞧见霍钊紧握的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