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临风回房里去,仗打完,一腔子真气团着不舒坦,干脆吹了一起烛火。杜铮跟在背面,眼皮一皱巴:“少爷,怎的吹了……”似是懂了,眼皮瞪得紧绷起来,“你不喜抱月呀!碧簪如何?我瞧晚笙也不赖的……”
铃铛还正打旋儿,转得霍临风心头一热,飞奔进内院,佛堂外的下人忙把他往屋内请。佛前大声要挨骂,他压着嗓子喊一声“娘”。
令一下,不管伤的、疲的、小死的,俱要放开嗓子散散余下的杀气,却不料,缠红巾那位副帅偏不,抿着唇,不吭不哈的,狠夹马肚奔去追杀残兵。
此人四十多岁,乃霍临风的父亲,定北侯霍钊。
他着一身暗金铠甲, 胸前护心镜折光, 显得人也亮堂。剑拔弩张时,臂上扬着条藏蓝巾子,抖擞着,如主帅身份普通威风。
事已至此,霍临风只得乖乖受杖,若要他重选,他必然还追穷寇。识字便读兵法,年十三初登疆场,时至本日,手中性命多过所啖粮食,既敢追,便敢认。
白氏拿绢帕捂他的嘴:“不是叫板你大哥,便是冲撞菩萨。”捂了捂,移开一点,捧着霍临风的腮,“粮饷不敷吃么,怎的瘦了好些?”
霍临风未痛哼一声,却也有怨,偷偷瞪了霍惊海一眼。
杜铮矮个子,瘦窄身量,就那么一条,霍临风小他两岁,对他有拯救之恩。“少爷!少爷!”他连喊三声,跑岔了气,却笑得憨傻可掬,“少爷,嘿嘿。”
丫环叫抱月,柔声细语的:“夫人叫奴婢巡全乎些,扫了少爷雅兴,少爷别见怪。”
辽辽大漠疾风劈面,上一秒活人惊叫残喘,下一秒死人黄沙盖尸,回身蹬马,就连骸骨都被吞噬洁净。
因而他夸大至极,脱手即为绝招,金光火星扬起漫天黄沙,他把持千斤之势,阎罗样,一剑索了一遭性命。除了来去的风,有声儿的,皆叫他斩尽扑灭。
门内小间,守门子的老管事探头:“呼!少爷没伤,老仆得还愿去!”
兄弟二人驰骋至城外,城中百姓簇拥相迎,有种结丧事的热烈。霍临风疲于应酬:“大哥,我先行一步。”他背弃兄长,扯着缰,疾疾去了。
点到园中四角亭,纱灯敞亮,沸水烹着茶,便给主子斟杯再走。霍临风瞥见葱指丹蔻,翻一页书:“我这儿不必来点。”懒洋洋地叮咛,明里暗里,嫌人家扰了他平静。
桌边圈椅一人端坐,端出两三分架子,余下七八分尽是严肃。
塞北哄传,雍朝霍家的小将军钟爱砍削人头,大小战役,逢战必取对方首级,并要招摇一番。这不,新奇热乎的脑袋如同血球,被他挂在鞍上,仿佛挂条玉佩那般简朴。
摆布是等,急不得。霍临风先前扮龇牙的老虎在疆场挞伐,现在甫一承平,立马做起懒惰的纨绔,在帐中娇养了三天,坦背赤膊的,小卒的两腿都要被他使唤断。
“部属愿领惩罚。”他先声认错争个从轻发落,再贴补助丁,“部属毫不再犯。”
伤口结痂,他总算肯穿衣裳,一件深蓝近乎黑的常服,搭右衽系结,窄袖,缘边滚着织纹,配暗色冠子。他整饬安妥,当得起“玉树临风”。
那傻气熏得霍临风头晕,掉头回房,解了剑,无拘束地朝小榻一卧。杜铮跪坐榻边给他捶腿,肌肉铁骨,他没啥感受,杜铮的糙手倒先红了。
紧前头拼杀的男人,年青模样,穿银灰铠甲,因面上溅着血,故掩去三分漂亮,杀人干劲劈山填海的,泄了十二分的英勇。
这场恶战长达半年,断断续续的,死伤难计。这一胜,顿时快马加鞭禀告大雍天子,边疆之乱已平,天子阅后定再派人传信,许些封赏。
“少爷,这一仗痛快不?”杜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