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石忙对着殿上长揖一下,道:“草民刘石叩拜陛下。”
刘石奏道:“臣愿尊陛下旨意,只是现在以近夏季,上雒县山高,涧深,雪厚,难于剿匪,何况我自四年前出门游学,再没见过老父,恳请陛下同意,任职前,返回涿郡一次。”
刘石初进皇宫,心跳如鼓,高大的皇宫,金碧光辉,两边各站着一排军人,极其雄浑,手握铁戟,目不旁视。
天子刘宏听后,叫了一声,取宗族世谱检看,随即令宗正宣读说:“孝景天子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这刘贞,汉武帝时封涿鹿亭侯,后因坐酎金失侯。以下就再未记录了。”
“嗯,你退下吧!三日内你到尚书处支付官印,三月内到任上雒,敏捷构造县兵,征剿山贼,确保江淮、荆州的物质顺利到达长安。”
刘宏看着袁愧一会儿,转头问刘石:“德然可愿任此县县长,为朕分忧。”
“嗯,赐你站起来发言吧!我且问你,传闻你很喜好商贾,说来朕听听。”天子刘宏眼含笑意地问道。
这时有一把尖声传来,“来者但是刘石,还不快快向陛下施礼。”
天子刘宏看向刘石道:“此你如何说,如何证明你是我汉室宗亲。”
刘宏深思了一下,昂首看向刘石道:“朕晓得你武功很好,又跟从卢尚书学习,晓畅军事,朕封你为上雒县长,督商县、上雒、蓝田三县军事的护武关道都尉,除三县县兵外,答应你便宜行事,招收一千军卒,征剿山贼,护送武关道上的粮草。”
刘石道:“请陛下细查,决不敢冒皇族之名。”
天子刘宏转头看向一个面白银须的白胖老者道:“阿父可见过上雒县及冀州、兖州及长安张太尉的奏章。”
刘石道:“我家传有一鼎,鼎上记录有贞生沛刘昂。昂生刘禄。禄生刘恋。并记录有失侯启事。言,望我们后代子孙,要尽力读书、习武,为我朝开疆拓土,争夺顿时封侯,挽回先人的名誉,为先人争光。
然山贼猖獗,军队多则逃遁,少则倒霉。既然刘石长于物运,这事交给刘石,卖力沿途货色安然最好,如能办成也是一件大功。”世人一看本来是司空袁愧。
这银须老者回道:“启奏陛下,奴婢看过,冀州来表奏说,‘冀州干旱,粮食欠收,长安张太尉也上表催粮,至于上雒县确有奏章说是县长县尉被山贼所杀,朝庭虽派雄师征剿,但结果不好,雄师多则远遁,少则被山贼挑衅。武关道一起,朝庭追粮追得紧了,只好派雄师护送,然送10石粮到长安则只余三石,糜费严峻。”
刘石恭身答道:“自当为陛下效死。”
刘石想了想道:”某地一物不动则积,物积则民贫,民贫则国无税收。某地因产一物,或许另一物则缺,物缺则民不便。如能将甲地的积存之物运到贫乏此物的丙地,再将丙地堆集之物运到贫乏此物的乙地,就像蜀地善织绢丝,而江淮多谷物,青州多盐。兖州有铁,比此互换,以溢补缺,百姓敷裕,朝庭多税。难道是利国利民?”
“恰是小民所作。小民自十四岁起,尊父命,外出肄业,先拜东莱康成先生为师。一年后欲回转洛阳持续游学。谁知!小民偶染伤寒,性命不保,得遇华师相救。见华师医术高超,又接受拯救之恩,萌发拜师之念。得华师收留,从华师游走于徐、扬、豫、兖等州,多见百姓困苦。前几天,卢师考校我的治政之道,有感于百姓的酸楚,才口占两首。”
刘石答道:“草民本是中山靖王刘胜以后,汉景帝中间玄孙,祖父刘雄,父刘毅。昔刘胜之子刘贞因犯酌金之罪,我们这一枝才流落涿县,现在家道中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