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薛绍、裴炎和李治在内,众皆惊诧、沉默!
“回陛下,恰是!”
李治以手捂额无可何如的感喟了一声,“既如此……朕就采取裴子隆与薛仁贵的谏言了!”
武则天恍然大悟似的“哦”了一声,“你还没有定制新的朝服吧?”
“朕也有一事,要宣布。”
“薛楚玉、薛讷安在?”众的惊诧不决,李治又出声唤道。
“启奏天后娘娘,是微臣,兵部员外郎薛绍!”薛绍站出了班列来,参拜。
“臣在!”
朝会开端了。
李治皱了下眉,但点了点头。殿上侍御史用手中笏板挥指了一个“请”的行动,裴炎站了出来,朗朗说道:“陛下,臣觉得薛讷与薛楚玉,不该该跟从薛老将军一同前去代州!”
兄弟俩一并站了出来,让大师感受有些变态和奇特的是,薛仁贵的嫡宗子薛讷穿的是七品官的绿色官服,而庶出的第五子薛楚玉,则是一身儿绯色的五品官服。
薛绍则是在心中感喟了一声:此前,大唐的朝政已经被天后和裴炎等人把持得太死了。现在身为天子的李治想要来个俄然的大逆袭,还真是难度不小!
这时,一向罕见言语的李治说话了。
对于薛仁贵的任命群臣无不惊诧,薛绍也有些惊奇――官爵封到了郡公,对臣子来讲就差一级“国公”就要到顶了;“正二品上柱国”则是勋官的最初级,这无疑是一名交战疆场的武将所能获得的最高名誉;三品左领军卫大将军,这是除了一些不带兵的虚职以外,武将所能获得的最初级别的职事官。当然最首要的是坐领三州兵马并总领北疆防备的“检校代州多数督”这个官职,几近就相称于裴行俭当时率军出征时担负的“行军大总管”一职,不同只在于一个是战役期间的“雄师区总司令”,一个是火线的“作战总批示”。
“陛下,臣有谏言!”这时裴炎举起了手中笏板。
李治将手一抬指向了薛仁贵,“爱卿有话,快快请说!”
李治说道:“薛仁贵,安在?”
“老臣……”薛仁贵以头撞地哽咽难当,好不轻易挤出一句,“谢陛下天恩!”
“陛下,薛仁贵真乃体恤君心的社稷之臣!”武则天在珠帘后慷慨又感激的说道,“陛下何不该允了他,以全他忠君爱国之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