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一身白衣白袍骑着一匹银亮的白马,手提一竿方天画戟站在步队的前头。身边跟了一名帅旗使,掌着一面若大的“薛”字帅旗。在其身后,则是三面批示全军的红色大纛和他的亲随部曲。
十万突厥狼骑,徐行朝前挺进。为了保持战马的体力以备冲锋陷阵,默啜乃至命令让骑手们上马步行。
“听我号令——全军上马,筹办突击作战!”默啜大声命令。
薛绍思之再三,最后猜测出一点:面前一战,应当是突厥内部呈现了权力纷争的成果。默啜是统兵大将,是骨笃禄的亲弟弟。为将者最需求的就是军功,但是突厥自建国以来,大小的功绩全在元珍一小我身上。身为汗室首要成员之一的默啜,就像是元珍部下的一个打工仔。他哪能甘心呢?
“如果我是元珍,必然不会答应默啜打这一仗!”薛绍说道,“面前的十万狼骑,是突厥汗国的立国之本。此战若胜,他们不过赚取一些浮名罢了。此战若败,突厥将有倾国之危。是以,元珍必然会冒死禁止默啜出战!”
薛绍率中军跃居于前,成为了双头长蛇阵的另一头,首当其冲的直接面对火线的默啜。
大风忽起,战意飞扬。一场血战,眼看一触即发。
薛绍顿时点起越骑率军后行,来到了战阵的最尾,立起三面大红旗。摆布虞侯军和后军三部兵马,至此全数听悉薛绍之号令行事。
十万突厥兵,军心为之一动!
薛绍站立在一张拖拽雄师鼓的军车上,一手叉腰一手握刀,眉宇微沉看着火线滚滚升起的那一片烟尘。
七军六花阵,是唐军最常用的临敌阵型形,主帅坐镇中间批示若定,普通不会亲身上阵搏杀。大唐多儒帅,李靖、李勣和裴行俭等名帅都常用这个阵形。而一字长蛇阵,主将是必然会身先士卒的亲身冲锋阵陷的,是以对主将的小我武力有着极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