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不会自废武功,薛绍也不会自断根底。他们两人的联手就是这个国度双管齐下的武功与武功。
是以,用“沉默是金、一言九鼎”来描述薛绍,是再也切当不过了。
武举和殿试,让大周天下的文武人才尽聚洛阳。
畅所欲言,不设任何禁制。哪怕有人在论叙当中唾骂了天子,也一概赦免无罪。
隋文帝初创了科举,现在女皇将要初创武举。
毫无疑问,武举是武周朝的一件大事,开万古之先河的大事。而这件大事的首倡者与主理者,就是薛绍。
连续多日的武举初赛总算结束,两百名优胜健儿欢天喜地的被带到了皇城以北的圆壁城,进入了讲武台的封闭大校场内。
百花齐放,万家争鸣。
很多洞察灵敏的大臣们认识到,现在的武周一朝,宰相的权力已经大为缩水。女皇手握绝对权力,力压群雄无人可与争锋。在满朝文武当中,最多也就只要统辖军事的薛绍,职位比较特别。但他一向没有拜相,在朝堂之上的话语权非常有限。再者薛绍本人也从不超越本职多管闲事,在一群文臣耸峙党派纷争的朝堂之上,他一贯是超然于事外保持中立。他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但他从不拉帮结派。他对朝政有着超强的影响力,但他很少在朝堂之上发言出声。但只如果他出了面,就必然能把事情办成。比如此前扳倒周兴、救援韦方质与范云仙。
至此,满朝文武也对另一个究竟熟谙得更加清楚。不管这朝堂之上的风云如何变幻,不管贵爵将相几度更迭谁家兴荣,这个大周皇朝始终都处在女皇的强力统治之下,她对朝廷和国度的节制力是空前的强大。
这一万多名学子,有白身百姓,有世家后辈,也有在朝的官员,乃至另有来改过罗、日本和西域昭武九姓的异国粹子。
薛绍管的,都不是普通的事情。
到了这里,健儿们就有点懵了。因为等候他们的既不是欢庆大宴也不是光荣和歌颂,而是超等严格的军事管束和铁面忘我的峻厉教头。进家世一件事情,就是学习“端方”,这包含严格的校场办理轨制和统统的军纪军律。这也是复选当中的一项首要测验科目。短短的几天以内,如果这些健儿不能背熟这些规章轨制并严格予以遵循,顿时就会被淘汰,连留放学习的机遇也将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