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左边有个月洞门,徐行走了出来,内里又是一间石室,有张石床,床前摆着一张小小的木制摇篮,他怔怔的瞧着这张摇篮,深思:“莫非神仙姊姊生了个孩子?不对,不对,那样斑斓的女人,如何会生孩子?”想到“绰约如处子”的神仙姊姊生了个孩子,不由懊损绝望之极,一转念间:“啊,是了,这是神仙姊姊小时候睡的摇篮,是她爹爹妈妈给她做的,阿谁清闲子和秋水妹就是她的爹娘,对了,定是如此。”也不去多想本身的测度是否有何缝隙,顿时便欢畅起来。
帛卷尽处题着“凌波微步”四字,厥后绘的是无数足印,说明“妇妹”、“无妄”等等字样,尽是易经中的方位。段誉前几日还端庄心全意的研讨易经,一见到这些称呼,顿时精力大振,便似碰到故交良朋普通。只见足印密密麻麻,不知有几千百个,自一个足印至另一个足印均有绿线贯穿,线上绘有箭头,料是一套繁复的步法。最后写着一行字道:“猝遇劲敌,以此保身,更积内力,再取敌命。”
江岸山石壁立,嶙峋巍峨,看这情势,已是到了澜沧江干。他又惊又喜,渐渐爬出洞来,见容身处离江面有十来丈高,江水即使大涨,也不会淹进洞来,但要走到江岸,却也实在不易。当动手脚齐用,狼狈不堪的爬了上去,同时将四下地形牢服膺在心中,以备救人之事一了,再来此处,心想:“此后每一年中,总得有几个月在洞内伴随神仙姊姊。”
在石洞内,段誉跪下便即发觉,本来玉像前本有两个蒲团,似是供人膜拜之用,他双膝跪着的是个较大蒲团,玉像足前另有一较小蒲团,想是让人叩首用的。
再展帛卷,长卷上源源皆是果女画像,或立或卧,或现前胸,或见后背,人像的面庞都是普通,但或喜或愁,或含情凝眸,或轻嗔薄怒,神情各别。一共有三十六幅图象,每幅像上均有色彩细线,说明穴道部位及练功法诀。
狠一狠心,拿着烛台,大踏步走出石室,待却另寻前程,只见室旁一条石级斜向上引,初时出去时因一眼便见到玉像,于这石级全未在乎。他跨步而上,一步三踌躇,几次三番的想转头去再瞧瞧那位玉美人,终究咬紧牙关,下了好大决计,这才禁止住了。
一眼望出去,外边怒涛澎湃,水流湍急,竟是一条大江。
这十六个字比蝇头还小,鞋子是湖绿色,十六个字以翠绿细丝绣成,只比底色略深,石室中光影昏黄,若非磕下头去,又再凝神细看,决计不会晤到。只觉磕首千遍,原是天经地义之事,若能供其差遣,更是求之不得,至于遵行这位美人的号令,非论赴汤蹈火,天然百死无悔,绝无涓滴踌躇,神魂倒置之下,当即“一5、一十、十5、二十……”口中数着,恭恭敬敬的向玉像磕开端来。
段誉心道:“神仙姊姊所遗的步法,必然精美之极,碰到劲敌时脱身逃脱,那就很好,‘再取敌命’也就不必了。”
他捧着绸包的双手不由狠恶颤抖,只想:“那是甚么意义?我不要学武功,杀尽清闲派弟子的事,更是决计不做。但神仙姊姊的号令焉可不遵?我向她磕足一千个头,便是答允供她差遣,推行她的号令。但是她教我学武杀人,这便如何是好?”
脑海中一团混乱,又想:“她叫我学她的清闲派武功,却又叮咛我去杀尽清闲派弟子,这就真正奇了。嗯,想来她清闲派的师兄弟、师姊妹们害苦了她,是以她要报仇。她直光临终,此仇始终未报,因而想收个弟子来完成遗志。这些人既害得神仙姊姊这般悲伤,自是大大的好人恶人,尽数杀了也是该的。孔夫子说:‘以直抱怨’,就是这个事理。爹爹也说,赶上好人恶人,你不杀他,他便要杀你,倘若不会武功,唯有任其宰割。这话实在也是不错的。”他父亲逼他练武之时,他搬出多量儒家、佛家的大事理来,坚称不成学武,他父亲于书籍子上的学问颇不如他,难以回嘴。他现在为玉像沉迷,便觉父亲之言有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