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经》据老子“平静有为”之说推演而来,文理字论,无神无仙。经末附神仙葛翁、左玄真人、正一真人跋语。成书前皆为口口相传,不记笔墨,直至东汉年间,葛玄笔录而成书(实在另有争议,这里不表)。
“自见性者统统业障顷刻灭却。”玄清俄然没头没脑的冒出这么一句,又说道:“除了看《平静经》,你最好也读点佛经。”
“哼,老夫早就说了,你愚不成及。”玄清骂道。
林音点点头道:“感谢晚晚。”心中却想着,青玉子还是未奉告他本身当日究竟做了甚么,莫非是甚么很尴尬的事情,大师都不美意义说?林音胡思乱想了一会,俄然听公西晚晚叫道:“你发甚么呆呢?要去用饭啦!”
青玉子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说道:“先去用饭吧,比及了儋州,让晚晚她们带你去吃些儋州本地美食。”林音对吃并无多大兴趣,但青玉子是一番美意,因而赶紧称谢。
玄清坐在本身木床上,反问道:“她们没奉告你么?”
吃罢早餐,林音坐在小木床上翻看《平静经》,经曰:“老君曰:大道无形,生养六合;大道无情,运转日月;大道知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平静,六合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民气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天然六欲不生,三毒毁灭。以是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表面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便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平静矣。如此平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林音也不愤怒,问道:“大和尚,那日早晨,我是不是做了甚么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