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见证震撼一刻:亲历华夏 > 第126章 锅来了,谁背?
朱棣深吸一口气,又干咳了几下。
“至于说,甚么样的人选,朕心中,已经想到了。”
只看朱棣,看到大臣们的眼神,先是惊奇了一下。
“当然是这位镇守北平的燕王了!”
兰婷婷的脸上,竟然另有了一抹红色。
“但是,他们不晓得,朱棣正要操纵这个事,来个将计就计,把这些文武官员,全数装出来。”
“嗯,咳咳,鞑靼人,不过是一些草原的蛮子,想当年,李文忠突袭漠北,建立如同冠军侯的功业。”
当然,这个研讨的方向,根基就是唐锋的每一期节目。
“靖难之役后,宁王不但被安排到了南昌,还被消弭了兵权。”
“大明北境,如此褴褛不堪,你们说,这到底是谁的任务!朕要狠狠地措置他!”
“唐哥好帅啊!”
一个大臣说道:“陛下,鞑靼人入侵,实在可爱,大明岂能听任这类行动。”
“好,孩子们,你们要记着你的根在那里。”
“是以,这北境,就如燕王所说,褴褛不堪。而这启事,不恰是他本身吗?”
看着孙辈们,都是情愿和本身归去看看,白叟非常欣喜。
“我要学!”
就在这时,大殿外,有寺人大声喊道。
“刚才,朱棣发下了雷霆之怒,世人都是非常惊骇,那是觉得惊骇朱棣会迁怒于其别人。”
屏幕上,本来在船面的唐锋,俄然换到了金銮殿上。
小女孩听的似懂非懂,等着大眼睛看着爷爷。
“北方之地,乃是我大明戍守的重中之重,各位爱卿,有甚么好建议?”
只见朱棣又规复了浅笑的神采,说道。
“哈哈,兵戈,天然是武将的事情,固然有文官想上疆场,朕也舍不得。”
接着,大臣们抢先恐后,说要与鞑靼决斗,扫平瀚海之类的话。
朱棣把信重重地拍在了龙书案上,呵叱道。
小楼当中,传来了白叟与孩子们读诗的声音。
“该死!这鞑靼人竟然长驱直入,河北之地,莫非是无人之境吗?”
本来脸上另有浅笑的朱棣,顿时把脸沉了下来。
接着,就看一个寺人,捧着一个信封,一起疾跑,跑上大殿。
“少小离家老迈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锋,姑奶奶必然把你弄到手!”
合法大家都是惴惴不安的时候,朱棣俄然问了大臣们这么一句。
把信翻开,朱棣的脸由红润,变得青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