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乱世之时,该当小人得志,君子遭祸。湖洲归安县的知县姓吴名之荣,在任贪赃枉法,百姓恨之切齿,终究为人告,朝廷命令撤职。吴之荣没有川资便拜访庄允城。庄允城平故旧友清流名流,对这赃官很瞧不起,见他到来求索,嘲笑一声,封了一两银子给他,说道:“依搁下的为人,这两银子本是不该送的,只是湖洲百姓盼望中间早去一刻也好,多一两银子,能早去半晌也是好的。”吴之荣心下怒极,回到堆栈现桌上有本明书辑略心想看看书消消气。
清闲快把他们身材,踢进水里。现离岸边已经不算太远,便运起轻功踏水而去。
“明书辑略”颠末这很多文人学士撰改订正,是以体例精备,论述详明,笔墨又华瞻高雅,书出后大获士林赞誉。农户又是志在立名,书价获得极廉。原稿中触及满洲之时,本有很多攻柜指责的言语,修史诸人早已一一删去,但赞美明朝的笔墨却也在所不免。当时明亡未久,读书民气胸故国,书一发行,立即就大大脱销。庄廷珑之名噪江北江南。庄允城虽有丧子之痛,但见儿子成名于身后,自是老怀弥慰。
清闲,把刚才生的事奉告了东方秋萍他们。并把本身的筹算奉告他们。
书成不久,庄廷珑便归天。庄允城心伤爱子之逝,即行刊书。清朝刊印一部书,实在不易,要招请工匠,雕成一块块木版,这才印刷成书。这部明史卷轶浩繁,雕工印工,用度甚巨。幸亏农户有的是钱,拨出几件大屋作为工厂,多请工匠,数年间便将书刊成了,书名叫作《明书辑略》,撰书人列名为庄廷珑,请名流李令皙作序。
但想本身眼盲,没法博览群籍,这部明史修撰出来,如内容错误甚多,不但大名难享,反而被人耻笑,因而又花了多量银两,延请很多通士文儒,再加订正,务求尽美。有些大有学问之人非财帛所能请到,便展转托人,埤辞相邀。
统统曾经襄助其事的学者也都列名其上,有茅元铭,吴之铭,吴之蓉,李祁涛,茅次莱,吴楚,唐元楼,严云起,蒋麟徽,韦金佑,韦一园,张契,董二西,吴炎,潘圣章等,共十八人。书中又提到此书是按照朱氏的原稿增删而成,不过朱国桢是明朝相国,名头太大,不便直书其名,是以含含混糊的只说是“朱氏原稿”。
本来浙西杭州,嘉兴,湖洲三府,处于太湖之滨,阵势平坦,土质肥饶,盛产稻米蚕丝。湖洲府的县本日称为吴兴县,清时分为乌程,归安二县。自来文风甚盛,历代才士辈出,梁时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深的沈约,元朝书画皆至极品的赵孟业,都是湖洲人氏。本地又以产笔闻名,湖洲之笔,徽洲之墨,宣城之纸,肇怯谒溪之砚,文房四宝,天下驰名。湖洲府有一南浔镇,虽是一个镇,却比平常州县还大,镇上富负极多,闻名的富室大族当中有一家姓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