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四十多岁,膝下只要一个儿子,也在镇上读书,就拜在郑仁的门下。是以两家也是多有来往的。
第四章
郑绣内心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接着便是将冯员娘家一顿夸,夸的天上有地下无的。
郑绣白了他一眼,“没出息的东西,就一件旧夹袄,转头给你做新的!”
朱氏跟着郑绣进了屋,把篮子往桌一放,翻开兜布,“家里也没甚么好东西,早上蒸多了几个窝窝头,给你们姐弟送两个。”
郑绣安抚地摸了摸他的发顶,她晓得不是弟弟。这东西也不是弟弟能随便找来的。
郑绣把吃剩的食品喂狗的时候,特地用一个洁净的碗放了两个白馒头,还用另一个碗扣上,放在了黑狗的中间。
郑誉这才不抱怨了。不过也不是他吝啬,他姐姐自从几年前大病一场后,就很不甘心做针线,能买现成的都买现成的,阿谁野孩子穿走的旧夹袄,还是客岁他生辰的时候姐姐给他做的。
先不说郑绣是真的看不上阿谁冯公子,就算是看的上,也没有如许不通过父母,直接来软磨硬泡让她同意的。
她那里能说出甚么威胁的话呢,郑家现在最出息的就是功名在身的郑仁了,县官老爷看到他都是毕恭毕敬的。
郑仁的嫡妻王氏生小儿子的时候难产过世。鹣鲽情深的郑仁便一向没有另娶。
朱氏看着又道:“都是一个村里的,来找你走动走动。好端端的你锁甚么门,防谁呢?”
朱氏有些难堪地笑了笑,道:“冯家家道好,冯公子天然也是不差的。”
方才朱氏说道她的婚事,郑绣还抱着看好戏的心态,此时她说到了郑誉头上,郑绣就也不欢畅了,收了笑,“我们家就是这模样,大的嫁不出去,小的没端方,二婶看不过眼,今后就少来我们家。”
到了家门口,隔着远远的就看到门口站着个妇人,正在篱笆外张望。
郑绣一听人不见了,跟着他出来一看。公然床铺上空空荡荡的,床头放着的兽皮袄子和一双小鞋都不见了。
话音刚落,朱氏‘哎呦’一声就栽倒在地。
郑绣不由好笑地问:“二婶将冯员外夸的如许好,不晓得的还当你是来替冯员外说亲的呢。”
郑绣跟她相携着往屋里走,“里正伯伯本日可在家?”
装完东西,朱氏也不兜圈子了,又持续道:“上回我跟你说的,镇上冯员外那家的事,你想的如何样了?”
朱氏骂骂咧咧地走到门口,篱笆下的黑狗瞋目圆睁,伏地身子朝着她‘汪’了两声。
走近一看,就瞧着是二婶朱氏。
“家里就我和弟弟两小我在,少不得谨慎些。”郑绣道。
“也算不上有事。”郑绣就把自家捡了条狗,又碰到那要狗的孩子的事简朴说了,“大寒天的,那孩子看着怪不幸的,又眼熟的很。我就想来问问里正伯伯,这是哪户人家的孩子。”
朱氏也有些不快了,她到底是长辈,郑绣这态度可太不把她当回事了,不由嗓门也大了起来:“绣丫头,二婶可真是为你着想!你说你顶着个‘克夫’的名头,要不是人家不嫌弃,你还能说上甚么人家?!”
她还没说话,刚好到家的郑誉已经一阵风似的冲进了屋,对着朱氏大声道:“姐姐不嫁人就在家里待一辈子!我和爹爹养着她!”
“你你你……”朱氏指着他半天,没说出个完整话来,然后就转头对郑绣道:“你说你如何教养的弟弟?大伯还是读书人呢,如何就养出了如许个没端方的小子?没娘教的就是没娘教的。”
郑绣跟里正娘子说了一会子话就回家去了。
郑绣也不想同她持续打机锋了,不耐烦隧道:“我还是那句话,二婶故意就去同我爹说,我爹的意义就是我的意义。如果您瞧着人家冯公子实在好,就说给纤mm也是一样的。”说着就找了块抹布开端擦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