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行:血魂,桥矣,渡有缘人。
那人,双腿有力地垂在椅前,两条胳膊罩在长长的宽袖里,看不见手,身子悄悄靠在椅背上,头上裹着方帕,看不见头发,脸上的皮似脱水的土豆,干瘪地皱成一团,五官都陷到皱纹里,闭着眼,一动不动。
真庆观最后院的一片殿堂,本来供奉的伏羲、神农、轩辕三皇像,称三皇殿,现在都只剩下三个坐墩,金身已不知去了那边,完整空置下来。
他轻声对那道姑道:“青衫徒弟,现下有何筹算?”
台阶下站着一女子,身穿道袍,手提风灯,见到元太师一躬身,“您来了!”
元太师颤抖着捧过那页纸,上头两行歪歪扭扭的小字。
只因官家重佛轻道,到了这一代,真庆观便垂垂成了座清观,人迹渐绝。
因上告刘渭寺人擅权,被卷入五年前的科考舞弊案,遭贬官放逐,幸得元太师保出,隐于此书院,再不入仕。
台阶绝顶是一条宽广通道,且没有闭塞之感,似有通风之口。
元太师跟着往前走,暗淡黄光照亮四壁,泛青的白石板一起铺得整整齐齐。
元太师固然明知他不消说出声音,只要站在这里,对方就能晓得他的情意,仍自顾自说下去。
但极少有人晓得这书院背后的创办者,乃是当朝太师大人。
如此费了好久工夫,她悄悄张嘴,那笔落回道姑手中,她仿佛用尽了统统力量普通,头歪歪靠在肩上,胸口悄悄起伏。
厥后不知打哪儿来了个道姑,也不知哪年在里头住下,日日单独开门、打扫、进香、关门,倒是不时将观内几座天尊、真人像打理得干清干净。
元太师先跪在天尊面前蒲团上,磕了三个头,复兴身,竟是翻开那天尊红布,钻出来绕到天尊像身后。
这院子最背面是个香堂,原是道观中奖惩出错的道姑跪天尊的,四周无窗,中间一尊真人大小的天尊像披着红布,站在基台上,很有几分煞人。
元太师缓缓抬开端来,那椅上墨色长袍下,只剩一具似风化干枯的人体。
元太师点点头,“娘娘出关了?”
石室内忽起了幽幽的风,沙沙抚过地毡,抚过烛火,似脚步,又似感喟。
他轻车熟路在天尊像身后不知如何动了动,那天尊后背竟悄无声气往下落去,一扇仅容一人通过的小门鲜明呈现在石像身后。
“嗯。”元太师并未几言,点点头,带着随伯进了屋。
这义书院本没驰名字,为称呼便利,垂垂被人称作真庆书院。
他是元太师弟子之一,丁亥年取了科考二甲第六十七名,先放了个州县小官,后三年绩优,入京御史台。
椅上的人,耷拉垂在胸前的头颅,忽悄悄点了点。
那人悄悄伸开嘴,用已无牙的嘴咬紧了笔,吃力转动着头颅,一笔一划在纸张上写起来。
半晌,风静,室内又规复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