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府里连小尼姑小道姑这等只念佛求道的方外人都安设不下,恰好小戏们就能安设进府了?再则这府里正动着土呢,如何就得把小戏们安设进府呢?且哪儿安设不了呢,偏就巴巴地将亲戚赶了,将梨香院给腾出来安设?――不过是老太太前阵子论起买小戏的事发了句感慨,“……这些身材呀、口齿呀我却不算是懂的,当年你曾祖父活着时才是里手,他白叟家是极爱听戏的,暮年非常采集了几个名角养在家,那梨香院里每日里咿咿呀呀地,极时热烈,啊,梨香二字恰是由此而来……”
这话看似闲谈,细品起来却很不是味道:贾家行武出身,荣公暮年哪来的雅性“养静”?这梨香院偏居内院一隅,又另有门可对外出入。如何看,都是一个老不修花天酒地、养角捧戏的好去处。想来贾母当年做媳妇时,没少为这处“养静之处”烦心罢。
宝玉点头应了。
也只要宝玉这个白痴,只惦记人家的燕徙宴罢……
这日以后黛玉倒是如嬷嬷所愿,再没惹出甚么事来,每日里大半时候都陪着贾母抹牌、读书、打双陆,再不然就同云莺一道揣摩些炊事与贾母享用。凤姐偶然累得很了,也半真半假地打趣她两句“还是林mm无能,即得了孝敬的名声又得闲。”
宝钗也笑道:“我可劝你别去受那份罪。你是没打那边过――别说赏花了,凡是离得近些,就听得那起子老嬷嬷们扭着把老嗓子矫饰,别说你了,就连我也受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