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吴太太更看重操行与家风。
杨芷惊奇地问:“如何了,神采不太都雅,那里不舒畅?”
杨芷发笑,“夏师兄没做错甚么吧,你为何不喜他?”
杨桐道:“另有个兄长在辽阳参军,在京都的就只要母亲与阿姐。他阿姐前阵子刚订婚,能够来岁入夏要出阁。”
两天后,杨桐带着一盒新墨、两刀宣纸以及一小匹大红色府绸去夏家回礼,返来时给辛氏带了两斤莲蓉月饼。
如果能笨拙些,必定就不会得杨修文喜爱。
杨芷别成心味地看她一眼,游移着问:“好轻易集齐的,说不要就不要了?”
辛氏大略扫两眼,点头赞道:“不错,你们两个能当一半家了……不过,我得提示几句,工部吴大人是云南人,家里一贯吃咸味月饼,这个要标记上,免得买错了。张大人的家眷吃了桂花以后浑身发痒,不能送冰糖桂花馅的。咦,薛大人家里分外多一篓葡萄?”
杨萱顿觉头皮发麻,浑身发冷,内心悄悄抱怨,那位同窗既是打中夏怀宁脑袋,为甚么不把他打笨一点?
现在恰是葡萄成熟的季候,不如让田庄上挑着好的送两篓过来,分给薛家一半,多少是个情意。
辛氏挑了块莲蓉的,问杨萱,“你不是最爱豆沙,如何不吃?”
送走杨修文,再过半个月,就到了玄月初三,杨萱满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