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坐在亭子里,他在断桥上,岂不是比我们高,那就是高人啊……”
这一句佛偈本是出自南海珞珈山观世音菩萨之口,却令修即将近两千载的白素贞,暂断了皈依三宝,获得飞升之念。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腐败,时万物皆洁齐而腐败,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是以得名。”
腐败一到,气温降低,恰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腐败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腐败节至,本日一大早小青便随白素贞与西湖当中,遍寻观音菩萨所说的“高人”,自清波门一向寻到了这西湖断桥,便查凡人的宿世,法力耗费过半临时不言,那里有一千七百余年前那“小牧童”的踪迹。
“汉文,你上哪儿去啊?”
“爹、娘,女儿又梦到你们了……”
“实在……高不高的并不首要……”
西湖之滨的亭子多不堪数,而这“西湖天下景”亭,便因一副楹联有四种测字念法而略驰名声,上联为:水水山山到处明显秀秀,下联为:晴晴雨雨不时好猎奇奇。
清风徐来,断桥之下的湖面出现了波纹,那往昔不乏文人骚人的断桥之上,现在倒是独一一人,更是一个眉清目秀的翩翩少年郎君,负手而立环顾这西湖美景……
“这清楚是整人嘛!”
“许仙”闻言也感觉有理,油布雨伞也已然在手中,便也随即豁然,与姐姐许娇容和姐夫李公甫道别以后,便顺着曲径朝西湖而去。
与这林间巷子上,一行三人皆是沉默不语,徐行穿过周侧的坟茔,与那略显寥寂的坟前,将竹篮中的祭品奉与墓碑之前,附身将那野草略做清理,而后并肩跪倒在坟前。
“咦!姐姐,你在看甚么?”
钱塘门之西二十余里,有一山坡阵势略高,份属凤凰山余脉,又能尽收西湖之水,不知何时起,平常百姓与此处作“入土为安”之所,故而钱塘县许家仙逝二老,也安葬与此处。
“天有不测风云,让你带你便带着……”
李公甫将油布雨伞递给了妻弟许仙,苦口婆心的说道。
平常的百姓并无过量的讲究,也非一身缟素前来凭吊,男人大多是浅显的直綴长衫以绸带束发,女子也多是襦裙罩体,与坟前燃烧纸钱,叩首之际祈求逝者庇佑家宅安然……
逝者毕竟已矣,跟着纸钱和“元宝”燃烧殆尽以后,许娇容与许仙和李公甫的搀扶之下,这才从坟前站了起来,皆是满面笑容的与曲径中垂垂走出了西山坟茔……
岑碧青心中不染情素,却晓得姐姐板滞所为何故,便含笑着调侃说道。
白素贞还是凝睇着远方,下认识的开口答道。
两难之境,倒不如……
此光阴上三竿,与这“西湖天下景”亭外,倒是有一对女子轻抬莲步,刚行迈步而入于此处略作安息。
“不成啊,你姐夫衙门里另有事。”
许娇容说到此处,想起昔日双亲的音容边幅,想起双亲便埋在此处倒是再也不能相见,瘫软在地上便是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
白素贞,这个餐风饮露几近两千载,脱胎换骨已然能够霞举飞升的女子,这也是一个集人间仙颜、文雅和崇高与一身的女子……
白素贞轻声一叹,倒是回想起昔日化形之时,恩师黎山老母亲赴青城山下所托,念及便是霞举飞升成仙,也未见的可自此清闲,但如果当真皈依三宝,岂不是叛变了师门。
“小青,你看断桥上的那小我……”
“姐姐,这观音菩萨必然是老胡涂了,说甚么有缘千里来相会,需往西湖高处寻……”
岑碧青搀扶着白素贞与“西湖天下景”亭中落座,便是略有愁闷的说道:“我们都寻了多久了,寻来寻去,这西湖那里有甚么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