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明天两更,大师晚安O(∩_∩)O
乾隆闻言又笑了笑。
乾隆点头了然地“哦”了一声,看着她问道:“故而本日非是靳先生跟袁先生,而是你借着两位先生之名,求见的朕?”
四下又是一阵低语声涌动。
冯霁雯心知他是出于一片美意,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她唯有听而不闻,持续道:“妾身本日是为英廉大人一案而来,还请皇上准予妾身陈明此案冤情!”
乾隆眸色沉了沉。
“冯氏?哪个冯氏?”乾隆动了动眉头,问道。
冯霁雯应“是”。
福康安闻言紧紧地看着冯霁雯,只等着她能够‘识时务’一些,就着这个台阶从速下了,勿要再做出惹得龙颜不悦的行动来。
这类行事风格就如同年青时的况太妃普通无二,一样地咄咄逼人,令人不适至极。
他不是早就暗下隐晦地提示额娘劝过她,勿要参与到此事当中吗?
====
“笔迹虽看似符合,却经不起详确考虑?”乾隆看着冯霁雯,道:“书法之道本就千变万化,若想要决计变动笔迹,并驳诘事,你如此大言不惭的鉴定,可有何值得一提的根据?”
一道清凌凌而毫无怯意的声音在四下传开,如此景象之下,理所应本地引得了统统人的谛视。
乾隆眸中神情深不成测,半晌后,终是道:“你既说冯英廉一案有冤情,又闹到了太庙前,朕天然没有不听的事理,但你若言辞有虚,可知厥结果如何?”
“本日晚了,朕与太后还需回宫,你明日再入宫便是。”乾隆看着她,道:“有了朕的准允,无需递牌子也无人拦你。”
“……”
“你不如先与朕解释解释大理寺的物证和刑部的案宗,如何会在你手中?又是何人交与你的?”他的语气是不悦的诘问。
“和珅擢升一品尚书已是客岁之事,你至今却未请封诰命,这倒也是一桩鲜事。”
她再如何,也不能因一己之便而做出置与和珅的商定而不顾之事。
领遭到四下各别的目光打量或谛视,迎着自前上方传来的天子威压,冯霁雯虽紧绷至一身盗汗,脊背却仍挺得笔挺,不见有涓滴畏缩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