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异扬道:“晚生从小学习儒家之术。孔贤人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家的精华就在于‘仁义礼智信’五个字。晓得仁,才气够有怜悯之心;晓得义,才气够挺身而出;晓得礼,才气够办事得宜;晓得智,才气够明辨是非;晓得信,才气够以诚待人。君子不出世则已,出世则必先修其身,深谙仁义礼智信之道,继而齐其家、治其国、平天下。”他停了停,哀声说道:“晚生自发得学了儒术便可让百姓离开苦海,没想到仍然没法禁止契丹铁骑踩踏中原。”
快到居住的山口的时候,乐异扬远远就瞥见萧翠心的身影。他此时表情大好,不再沉迷于武功尽失的痛苦当中,赶紧发挥轻功,敏捷飞向未婚妻身边。
葛岷山叹了一口气,说道:“天意不成违啊!乐公子,你不必悲观沮丧。祸兮福之所倚。你本年才十七岁,的确不能有太多内力在体内,不然一旦真气突破膻中穴,你就会七窍流血而亡。”
乐异扬从幽寂谷返来,一边走一边思考着葛岷山的话,行出数里路才恍然大悟,自言自语道地说道:“如果没有阳光,那里还看得见薄雾。少阳神功是内功心法。只要学成少阳神功,才气体味太阴剑法的招式。陆之诚仓促间习得太阴剑法,但没有强大内功护体,倘若遇见一流的妙手,结果会如何真是难以假想。”
郭荣等人突围以后,一向在开封府外密切监督城中静态。耶律德光下旨将石重贵及一干皇亲国戚前去北方,仅派出三百契丹兵士护送。郭荣与杜迟商讨一番,决定在半路动手将皇上救出来。
开封城破,契丹兵士朝皇宫猛扑过来。郭荣带领数百侍卫与契丹兵士搏命一搏,死伤殆尽。石重贵不忍心这些侍卫全都为本身殉葬,命令残剩的几十人当即撤退。皇命不成违。郭荣、杜迟等人固然存了与晋国共存亡的动机,此时也不得不突围出去,以便将来有所作为。
乐异扬本想拜葛岷山为师,但听他如许一说,拜师的事情临时停顿。他接过《少阳神功》心法,问道:“老前辈,晚生有一事未明。数月前你给了我《太阴剑法》剑谱,现在又给了我《少阳神功》心法,晚生不知该练习哪种武功,还请前辈不吝见教。”
乐异扬用手抱住她,将她的身子转过来,说道:“萧妹,我错了还不可!你若不是悲伤,为何会堕泪?”萧翠心道:“翟姐姐和梅大哥要走了,我是舍不得他们才如许的。”
葛岷山并不答复,却起家说道:“乐公子,你是喜好天上的阳光多一点,还是喜好山间的薄雾多一点?”乐异扬心中一惊,猜不透他白叟家到底在想些甚么,因而照实说道:“阳光和薄雾都是漂渺虚无,晚生两个都不喜好。”葛岷山哈哈大笑道:“乐公子,既然你都不喜好,那还是好好练武吧。”
那日横空袭来一阵阴冷的黑雾,将乐异扬体内极阳的真气尽数吸走。乐异扬说出此事的时候,葛岷山并不感觉惊奇。修道之人早已深谙阴阳之理。《黄帝内经》有言:“阴阳者,六合之道也,万物之法纪,窜改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乐异扬感觉葛岷山言之有理,说道:“晚生除了一些轻功以外,其他武功差未几全都落空。现在只能重新来过,但愿不会孤负前辈的希冀。”说完,一边端起茶杯,一边将过往之事娓娓道来。
太阴剑法是《元和秘笈》上最高深的武功。幽寂谷中固然人才济济,但无一人习得太阴剑法。少阳神功则是葛岷山用心数十年的内功大成,实为幽寂派的镇派之宝。太阴剑法与少阳神功孰优孰劣,迄今为止还无人可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