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晋水东流 > 第三百三十五章

我的书架

广德公仆人还没到,城里城外便已经张灯结彩,一时恰逢节日,二是公主驾临,特地浪费恐落人话柄,既是节日嘉会,再昌大些办,就不惹眼了。广德公主倒想在青州多留几日,过不过生日她不在乎,她在等王七,从宿城到青州,路是没多少,他既能骑马又能坐船,来往很快,只不晓得他很多久才气探听出杨家的事来。隔了十来年,广德公主内心明白真要探听也探听不出甚么来,战乱城中人都早早换过一拨了,熟谙杨家的旧人只怕也存不住几个,王七此人一瞧就是肯办事的,走的时候广德公主还特地叮咛过,探听不着就返来,不必非得穷究。

在青州中歇足了五日,行宫本就是广德公主幼年时居住过的处所,本来也要在这儿多歇两日,青州往业州河道窄官船难通,得把船上的东西都从大舟换小舟上,轻舟送到业州去。广德公主还当这一起会有多么辛苦,既要从船又要换车,路上有很多波折,可不料这一起平平顺顺,一条运河就能从京都通往各地,大夏当年费几十万劳役挖通河道,倒也不但是图吃苦。

文人们痛骂夏朝的文章写了很多,端的往运河上走一遭就晓得有多便利,不但是官船便利,互市也便利很多,农物及时运送,南边的商船和北边的商船在船埠上就做完的买卖,怪道大业每挺进一处就先拿下钞关司,把控着船只便有了物质和税金。越是靠近南边的大小城镇,供上船来的米也多是浙米,永城供物最是丰富,又有鲜鱼又有雪藕,百十样东西装在筐中担上船来,连民人也糊口充足。连着打了这很多年的仗,北边确是米粮金银缺少,南边又有米又有丝,如果开战,两边的商船不再相通,吴江那边一时半会怕还不感觉匮乏,大业这边怕不一样了。

她成心要等,到青州的时候就已经进了七月,再有两日也就七夕了,干脆就让跟着她的兵丁宫人们都歇一歇,城中既有嘉会,那就留下来看看热烈。颠末这很多州镇,倒是头一回碰上集会,刺史夫人请广德公主七夕节日是过府饮宴,广德公主应下,可座上宴饮没甚么意义,就跟卫修几个夜里先出来逛一回。灯会合市大家都换新衣,沉香从衣裳箱子里头捡出两件平常些的衣裳给广德公主换上,杏红色暗纹金花裙,梳了圆髻,再簪上两只小金蝶儿,系了杏红色飘带,底下缀着两个金铃铛,领着青霜沉香几个往城里去逛。青州城比永城还更大些,前有水后有山,城中人丁稠密,分东西二市,街坊铺子一间挨着一间,家家张着彩帆,门前挂着一排大小灯笼,全部贩子如同白天。

卫修晓得mm在船上呆了月余早就闷坏了,既要出来逛,把街上有甚么好吃好玩的都探听一回,在珍羞楼里订下个临街面的齐楚阁儿,从东街走到珍羞楼里,歇歇脚再用些酒菜,歇够了再走过西街绕回王府去。几小我坐在酒楼上的齐楚阁儿里,翻开窗户看外头的街景,这一条街都是卖小吃食的,蒸包子粉馃儿,北地要爱吃辛辣味重的东西,另有很多人担着担子卖面食,里头调了辣油,连汤都是红的。永初帝也爱吃这些油大味儿重的,回回他一来丹凤宫,光禄寺进上的肉菜里总有加了辣粉的,广德公主连浇酒那点辣都受不住,何况是这个。天如许热,夜里人多也没风凉些,买了面就沿墙根靠着,用两根竹筷吸溜着吃面,甚么浇头小菜都不消,光是加辣就能吃上一海碗。

行宫里也有青州本地服侍的人,可广德公主换出来,无人轰动,三四小我在前走,前面跟着卫修和几个兵丁,才逛了两圈,手上就已经拎了各色玩意儿。沉香竹苓椿龄广白几个连宫市街都未曾逛过,何况是外头的贩子,见着甚么都别致,看到甚么都要拿,广德公主手上涣散,打赏宫人从不没计算,一个个带出来的都是金银珠子,拿给摊主,摊主还不敢要。卫修笑起来,往银庄前一站,一人分了一袋铜钱,竹苓广白拿到手就欢叫一声,又冲到摊子前头去,红花胭脂,样样都比不得宫里的精美,可小女人家那里还管这个,一个买了一个藤边的篮子,买了就往这里头塞。

推荐阅读: 假千金的佛系日常     夫人,少帅又吃醋了!     危险啊孩子     极品小农民1     不朽之主     丑妃变身记     满堂春     烂俗小说     末日来袭:我靠重生系统成神     朕煮天下     七零糙汉的外科大佬娇妻     茶汤情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