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让王嬷嬷拿了五百两银子给李掌柜,让他先买两小我,卖力看院子和打扫卫生。再遵循本来仁和堂的模样,把铺子装修一番,再把东西购置齐,然后招人手。并正式任命他为仁和堂的掌柜,每月月银为二两银子。今后买卖好了,再涨薪。
小陈氏让人加盖的小偏厦还在,那边不要拆,重新装修一下。把连着偏厦那堵墙打通一道门,连着仁和堂的三间屋,做为独立的妇科。凡看妇科的病人,从这里出来。
陆慢说道,“这个铺子临时就叫……同仁堂吧,李叔让人制做一块匾挂上去。”
一个大男人十几年只用了四十二两银子,又没有女人照顾平常起居,不知他是如何熬过来的。
穿过玉轮门就是一进院子,前刚正中间开了一个门,摆布各五间倒座。东边是马厩和茅房,西边是三间配房,中间有两棵柳树,另有一口井。
看到这个图形,陆漫不由得心生靠近。细心想想,本来她脖子上的铜坠就是这个图形。看来,阿谁铜坠也应当是何晃给何氏的,何氏走之前又给了陆漫。她用手摸了摸着那几个圆圈,又翻开厚重的门,内里倒是没有甚么非常,跟浅显书厨一样。
陆漫点头,走下台阶进入大堂。大堂很大,之前这里应当是欢迎病人和卖药的。两边有十几间屋子,屋子比较小,之前这里应当是诊室。屋里空空如也,甚么东西都没有。
她问道,“我外祖本来是住在这间房里的吗?”
李掌柜又问,“这个柜子很旧了,再重新粉刷一下吧?”
大书厨很大,占了半堵墙。棕色漆,因为年份太久,上面的漆也有些变色和脱落了。陆漫重视到六扇门上的雕镂图案很奇特,不是当代风行的花鸟和兽头,而是一个圆圈,圆圈内里是一颗四角星,四角星最中间又有个小圆圈,小圆圈内里有个小四角星。大星星是凸出来的,细姨星是凹出来的。
陆漫又劝道,“李叔莫忧,只要有钱,这些东西都能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