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好联袂来求七娘子,“府里现在竟是连个能做主的人都没有了,还请七娘子出面向老爷求讨情……”
虽说大老爷向来没有像宠嬖三娘子一样宠过七娘子,可七娘子身上穿的、手上戴的,没有一样减色于当年的三娘子……这些,可都是大太太心甘甘心赏赐给她的!
再说,以大老爷的本事,天然不会不晓得,七娘子曾经旁听了他和大太太的争论。
以及但愿今晚别抽了!!!!!!!!
七娘子就给立夏使眼色。
要不然,这两位妈妈也不会谁都不找,恰好就找上了七娘子。
且不说就连二娘子、三娘子当年,都未曾如七娘子一样,不时出入外偏院,给大老爷排忧解闷。
就连采选寺人、闽越王妃一行人,都温馨得能够,闽越王妃上光福礼佛去了,采选寺人一行人倒是南下福建,要先在福建本地采选秀女,终究回到姑苏总选。封锦与张寺人都已经南下,这也多少给了杨家一个缓冲的时候。
不想七娘子倒是年事越大,越滑不留手,连请出四姨娘这么不靠谱的主张都出来了,都不肯说一句肯嫁还是不肯嫁……
七娘子这一招,是拿准了大太太的谨慎眼,虽巧,却有几分刻薄,从底子上说,有瞧不起大太太的意义。
这些年在七娘子身边奉侍,该晓得、不该晓得的事,多多极少,也都有个恍惚的感悟。
因为过节的干系,早晨又吃多了OL,吃了超等好吃的香辣鱼头,红烧肉,清炖鸡汤和炒花菜,春饼……罪过罪过!阿弥陀佛。
大太太只要一想到封锦当年的那几句话,就有一股知名火烧上来,又拍了拍雕了玉堂繁华的黑檀木床板,才沉下心来,费起了考虑,“这事难就难在老爷仿佛已是下定决计,要借这门婚事把封锦皋牢到我们杨家这头。封锦只要不是傻的,当然晓得如何答复,只是老爷到底另有几分廉耻……”
眼下再抱怨大老爷,那就是火上浇油了,说不准,太太还真能破釜沉舟,把七娘子胡乱许人,断了老爷的念想……
六娘子同七娘子还在台妈妈那边上课,台妈妈仿佛已经放弃了七娘子,反而开端细抠六娘子的一举一动,六娘子虽苦不堪言,但言行举止,的确日渐高雅。
作者有话要说:大师节日欢愉?明天是中元节,都过节了吗?
梁妈妈的意义也很明白,大太太和大老爷闹别扭,又犯了病,府里的确少了个能主事的人,七娘子平时享用了嫡女的繁华繁华,这时候也理应站出来,接过顾问嫡母、嫡姐的担子。
大老爷倒是气得直接住进了外偏院,连正院的大门都不肯进,更别说进百芳园看望五娘子了,连十二姨娘都被扣到了外偏院,不被放进正院为大太太顾问家务。
两个妈妈面面相觑,都有些不能接管。
七娘子却只是笑,“梁妈妈谬赞了,我一个没出嫁的女儿家,那里晓得家里家外的琐事……十二姨娘既然被父亲关在了外偏院里,我看两位妈妈该找的不是小七,是四姨娘才对。”
再说,大太太的顾忌也不是没有事理,二房再如何不是平常妾室,那身份也是个妾,当年李家翠姨娘的外甥想求三娘子为妻,大太太都大皱其眉,说“与妾室亲戚结姻,在京中徒然惹人笑话,老爷就是不为我想,也要为九哥将来想一想”。封锦不但是妾室亲戚,面前的繁华更是来路不正,拉拢他、操纵他是一回事,与封家攀亲是另一回事,不想在士林中沦为笑柄,这门婚事是决不能结成的!
七娘子倒很佩服她的随遇而安。
以封探花的脾气,当年还是小小一个解元,就敢和杨家分裂,这份胆色、这份气度,都叫人打从心底惊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