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相视一笑,错身而过,各安闲心中骂了一句“蠢货”。
说完,不着陈迹地递了一个荷包去对方袖子里。
走南闯北做买卖的,都明白机遇稍纵即逝的事理。来得早吃肉,来得晚喝西北风。沿途水陆上浩浩大荡浮满了粮船,可见收到风,想分一杯羹的人并不在少数。
从江县地处黔东南东部,与广南西路交界,托老天爷的福,本年风调雨顺,粮米歉收。
两人说着说着,越走越远,声音也越来越小。宋庆竖起耳朵听了个全,更是急得团团转。他半数身家都押在这些粮食上头了,现在眼看就要到了,却被堵在半路,可不要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啊!
宋庆乃是从江县第一大的粮商。
眼看就要走入桂州的地界,在他身后,上百号人看着一百七十多车粮,各自散坐着安息。
粮行里的伴计赶紧将他迎了进门,大掌柜亲身欢迎了他。
车队行动不了,这些单枪匹马的小贩却毫无停滞,他们从大车的空地间钻来钻取,另有人结伴而行,拖着脚力边走边聊着天,对着路旁的车队指指导点。
宋庆忙从右边进了城,趁着天没黑,他打马直奔桂州城里最大的粮行。
去探路的人返来报信,道:“大爷,另有十来里路,我们往前赶赶,要列队进城,我去给大师伙买点吃的返来。”
宋庆与大掌柜酬酢了两句,便直截了本地问道:“三哥,你我本身人,也不拐弯抹角了,我这里有一百八十车细米,现在桂州城的时价是多少,你主家这里收又是甚么代价?”
能到桂州的天然不止航运。
而在他说话间,身边不竭走太小商贩,他们或差遣驴子,或赶着骡子,另有人拉着矮马,无一例外,牲口的背上都重重负荷了粮食。
背面来了两名小商贩,此中一人个头比较高,大抵四十余岁,留了短须,一看他身上的打扮,随身带的行头,就晓得是一名纯熟的牙侩。他对着中间一个二十出头的年青人训道:“早晓得你懒成如许,此次就不带你出来了!你晓不晓得跑多一趟,就能多赚多少银钱?”
拿到了银票,他请随车的百来名从人好好吃了一顿,拉着空车就回从江县了。路过城门处,他碰到了熟人,因而停下来打了个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