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年青时候读了《读复兴颂碑》诗句后,当即写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和诗《浯溪复兴颂诗和张文潜》 两首。此诗笔势纵横、评断荣枯,借讽刺唐明皇,警告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度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切的存眷和忧愁,当奇女子也。
酒醒时,旧事愁肠。
张君宝主张盘算,去寺院的柴房、偏殿内找来几件铁器,来到寺院的后山,选了处土质坚固之地,掘挖出一个大坑来。再将铁桶拎来,细看这铁桶通体乌黑,长年担水却无锈迹班驳,想必是铁质分歧平常,心想“如此甚好,埋在此处也就不消担忧铁桶被锈蚀了。”张君宝将铁桶置於坑内,又将师父的骨灰放在桶内,连同扁担一并埋好了,然后网罗数抱杂草枯枝,细加袒护。
时下蒙宋开战近三十年,此地已是烽火过处,但见断壁残垣,倒不敷为奇。想三年前跟师父第一次下山,虽没有看到经籍里写的赤地千里、哀鸿遍野,但也见百姓流浪失所,食不充饥,衣不蔽体,病无所医。
薄衣初试,绿蚁初尝。
探金英,知近重阳。
张君宝呆坐半日,脱下外衫铺在地上,将师父的骨灰划捧到衣衫上,包起裹成一团,置在怀间,又挑起师父所留的那对大铁桶,摇摇摆晃地徐行而行。荒山野岭之间,一个瘦骨棱棱的少年黯然南下,说不尽的孤傲孤单。
襄阳一战,蒙古的大汗蒙哥被神雕大侠杨过掷石击死,宋人群情奋发,人们驰驱相告,视神雕大侠若神人焉。这小东邪更是对神雕大侠有种说不出的情素,三年来四周游逛只想探听一些神雕大侠的动静,无法不随人愿,竟无半面之缘。
张君宝但觉六合茫茫,竟无所适从。在师父的火化堆前呆立了半日,撕下一块布衫,将郭襄留给本身的一只金丝镯儿裹好,放在贴身的怀里。回想郭襄叮咛本身,拿着这只镯儿去襄阳找她的父母,心底生出一丝暖意。倒不是因为有个去处欢畅,只因本身独一师父一个亲人,自记事起便跟从师父,未离半步,天下之大,竟再无一名亲人。而郭襄这般体贴本身,常常念及,便如沐东风,如亲人普通。张君宝抬眼旁观四周,切盼着郭襄能呈现在面前,心中默想再叫她一声“大姐姐”也是好的。
张君宝拾径而上倒不吃力,行了约二三里远到了山顶,见一堵破败的围墙,绕到围墙前面,本来是一座荒凉的寺院。这寺院的庙门塌了大半,细心辨认门匾,倒是“南斗寺”三字,本来本身从小径上来之处恰是这南斗寺的后山。
张君宝想到师父觉远,不免又满心凄凄,自小就与师父在藏经阁担水泼地,拭垢除尘,闲来诵经礼佛,糊口甚是安闲。虽未剃度,不需每日去禅堂做功课,但闲时总爱听师父诵经讲禅。同在藏经阁虽另有其他几个师兄,似师父独对本身喜爱有加,每天诵经需求指导我一二。张君宝一念至此,不由得愣住脚步,转头向觉远圆寂的方向噙泪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