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处,对于人皇之道仿佛有了一丝明悟,不由微微感慨:修仙求道,当然可使一人长生,治国平世,却能绵泽千秋万代,此中境地,竟似更加高远。
而玄牝针也今后回到了他的丹田,不再遭到白衣剑的限定!
李三白同无颜在城中歇息一晚,第二天一早,吃了两碗粉面,便续向东南飞翔。
无颜说罢,也捧了些井水喝,又扑了些在面上,山风一吹,顿觉非常风凉,向李三白笑道:“东边便是神农庙,我们去庙中拜祭下神农吧!”
李三白同无颜进了烈山镇,上了九烈山,无颜抬手向西边一指:“三白,那边有一个山洞,名为神农洞,相传乃是炎帝神农氏出世之地,我们去看看吧。”
李三白同无颜分开了聚云峰,飞翔了半日,便出了太和山,而后将剑光一转,向凤都飞去。
继而又想道:“炎帝厚德载物,黄帝自强刚健,我人族有此二帝之精力,才气不偏不倚,繁华昌隆。”
这日,李三白御剑飞翔了约莫五百里路,到达一座名为河口县的城池,看看天气已晚,便按落剑光,同无颜进入城中憩息。
李三白点了点头,两人又向上行,不敷半里路,便见一口水井,以青石围砌,井中水既清且亮,无颜动摇井上轱轳,打了一桶井水上来,对李三白笑道:“三白,你尝尝这些井水。”
李三白恍然间如有所悟,脱口念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阵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本来是如许!本来如此!”
无颜在一旁听的莫名其妙,不解的道:“三白,你在说甚么?”
无颜一笑:“炎黄二帝各有功德,才会被同尊为人族鼻祖。三白,我们再向前走!前面有一口井,井水非常清澈!”
李三白顿觉身子一轻,仿佛一下去了甚么束缚。
“既得白衣剑,何不为人皇?”
途中颠末襄水城时,李三白回到家中,母亲林婉华却不在,他便留下两百铜钱,与一张留言,而后续往南飞,两日以后,又到了随城,间隔凤都已只余八百里路。
李三白心中如有所悟,丹田中白衣剑“呛”的一声,蓦地飞出。
随城中部有群山连缀,若九龙回旋,因此被人呼为九龙山,乃炎帝神农氏出世之地。因炎帝曾在此山烈山泽、植五谷,因此九龙山又被呼作九烈山。
针与剑分,白衣认主!直到此时,李三白才真正获得承影剑的认同,成为白衣剑的仆人!
李三白一笑,上前捧了一捧井水喝下肚中,只觉清冷甜美,甚解暑意,不由得长长的呼了一口气,浑身舒爽,向无颜道:“好甜!”
“炎帝在上!我李三白既得人皇之剑,必以人族为念!”
但当你的内心生出了“高远”这个词时,你却又发觉,以之描述这双恍似源自泥土、投向山林的眼神时,是那么的造作。
李三白诧然望向白衣剑,只见白衣剑悬浮空中,竟向神农氏的泥像拜了三拜!
九烈山下,有一小镇,以山为名,名为烈山镇。无颜瞥见此镇,便对李三白道:“三白,不如我们本日便在烈山镇盘桓一日,祭奠一下炎帝,可好?”
“好!”
凤都位于太和山东南,路过襄水城、随城。襄水城间隔紫霄宫约莫千里,其间多是太和山与岘山连缀的山脉,只要零散的几座小城装点其间。
烈山镇城区不大,处于厥水、涢水两河之间,厥水位于九烈山下,绕山而流,约十数里后,便同涢水汇合,流向随城。
李三白怔怔的望着神农氏的双眼,恍忽中仿佛看到神农带领人族莳植五谷、降服灾害的气象。在这些气象中,他仿佛明白到了神农氏独占的“霸道”。
心中倒是心潮彭湃,想道:“天行健,阵势坤!易经中的这两句话,可谓涵盖了我人族的精华。而神农氏身为三皇中的地皇,则是用本身的平生阐述了‘阵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