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初,置地公司股价跌破2港元,李华龙没有放弃这个好机遇,大量购入置地公司的股票。
吃晚餐时,李华龙和西门?凯瑟克并没有构和,只聊了几句轻松的话题。
插手竞拍的公司很多,但终究家乐福个人买下置地国际公司。
中原当局已经明白表示1997年要收回香港,得了“恐共症”的怡和高层天然看淡香港远景。
怡和公司卖股票获得的资金,还没有捂热,就买下了置地公司旗下的几家子公司和一些物业。
“一共花了16个小时,而此中8个小时是花在研讨建议方面。李华龙综合了华式和西欧经商方面的长处――如西欧贩子,李华龙全面阐发了收买目标。然后。握一握手,就落实了买卖,这是东体例的经商体例,干脆利落。”
为了让置地公司的股东们感觉公允,在李华龙的建议下,置地公司董事会表决通过,将置地国际公司分拆出来拍卖。
西门?凯瑟克坚信只要走过这段低迷期,就将迎来怡和置地的光辉期。
李华龙提出增发股票的前提对绝大部分小股东而言有很大吸引力。置地公司股东大会表决通过,以每股2.8港元的代价向李华龙定向发行2亿股股票。
置地增发股票以后,置地公司遵循时价将香港电灯20%的股分转卖给了和记黄埔,完成此项买卖,置地公司还持有香港电灯14.9%的股分。
“呃……”包云山沉吟半晌,答道,“万宁药房(Mannings)和屈臣氏两个品牌,必定要去掉一个。如果存在两个品牌的店铺挨地很近,直接关掉一间……如果汉文大哥对‘万宁’这个品牌感兴趣,能够把这个品牌卖给他,另有将一部分门店一起卖给他。”
怡和置地两家公司停牌之前,置地公司的市值是怡和公司的两倍多,颠末一系列操纵以后,置地和怡和完整划清了边界,两边不再持有对方股票,英资绝对控股了怡和公司,而李华龙持有置地公司的股分达到了42%,置地公司还是负债率很高。
次日,1月9日,置地和怡和两家公司同时停牌。
这天早晨,李华龙回到家中,给李汉文打了一个电话。
李汉文沉默半晌,笑呵呵道:“你重视到没有,现在已经有人说我们兄弟把持了香港零售业。”
香港媒体都很存眷李华龙对香港置地公司的收买,《信报》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来描述李华龙的手腕。
香港置业公司卖掉香港电灯20%的股分,以及分拆卖掉置地国际公司,套现所得,全数用来了偿银行债务,大大降落了负债率,不过,还欠银行很多钱。
怡和高层一向得了“恐共症”,这在香港商界是公开的奥妙,李华龙感觉这是他们的致命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