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度成为德军中的笑柄,反战车组对敌方坦克底子就无能为力。
(注:此时的坦克没有外置电话,直到越战时美国才在坦克后部安装电话使躲在厥后的步兵能够很便利的与坦克内的乘员通话以便协同)
这个反战车组本来是设备PzB反坦克步枪的……组长一名,组员六人,每两人设备一把反坦克步枪也就是三把反坦克步枪。
“是!”副官应了声。
但是这还不是最糟的。
巴泽尔这个连队就将反战车组改成了两个迫炮组,因而全连就有5门迫击炮。
这在穿透方面是不会有题目了,乃至反坦克步枪还能够在300米外击穿目标(注:PzB反坦克步枪300米的穿深为25毫米)。
固然50MM迫击炮的最大射程只要500米,这使它常常会被仇敌的机枪或是偷袭手压抑,但如果战役打到某种程度需求近身火力援助或是攻进仇敌的战壕的话,50MM迫击炮几近能够说是一种神器……每门迫击炮具有50发炮弹,如果在一霎那用最快的速率将它们全打到仇敌的阵地上,会有一段时候将仇敌完整压抑没法反击,德军常常就是乘着这时候建议冲锋。
其实在很多环境下德军步兵连都是设备五门50MM口径迫击炮,启事是德军在连的体例下另有一个反战车组。
“上帝!”奥尔布里奇上校持续吼怒着:“这些步兵是如何走出练习营的?跟这群蠢货一起作战,我们又如何能期望能取得胜利……”
如许全连三个步兵排也就是有三门迫击炮。
但是,让奥尔布里奇上校更吃惊的还在背面,跟着一片迫击炮的炮弹过后,一支德军步兵竟然借着烟雾和灰尘超出坦克朝仇敌冲锋!
更有甚者,坦克内的视野及对外的感知力非常有限,以是炮手乃至别的坦克乘员底子就没认识到已经有步兵在烟雾中对他们建议冲锋了。
反坦克步枪就算不能打坦克,在疆场上打打装甲车或是仇敌的汽车总能够吧,好歹装甲车也能勉强算是“战车”。
但话音未落,奥尔布里奇上校仿佛就发明题目了,英军坦克仿佛对那些往前冲锋的步兵没有多少反应,坦克后的英军步兵也是。
德军的好处就是连级就有属于本身的迫炮援助火力,并且这援助火力还不弱……他们每个排都有一个迫炮组,这个迫炮组有三人:一个组长,照顾望远镜、步枪、标杆以及10发炮弹。两个组员,别离照顾炮管和底座以及20发炮弹。
题目是仇敌迫击炮的炮弹成片成片朝他们倾泻,他们短时候内底子没法构造起有效的防备,想要告诉坦克却又没法与坦克兵获得联络。
并列机枪是跟着主炮一起扭转的,且操纵主炮与操纵并列机枪的是同一小我,也就是炮手。而此时炮手正把持着主炮在烟雾中严峻的寻觅劈面的坦克,当然就没法操纵机枪。
也就是说一个排就设备有一门迫击炮50发炮弹。
题目是……反坦克步枪是个大师伙,它往战壕前一架都跟一门炮似的,老远就会被仇敌发明并成为目标,这使它很轻易成为仇敌偷袭手、机枪手乃至是迫击炮的打击对像,同时反坦克步枪16公斤的重量又使它很难敏捷转移。
因而这玩意就成了彻头彻尾的鸡肋,德军兵士们都不肯意带着这类没法有效打击仇敌却专坑本身的设备上疆场,他们甘愿把反坦克步枪换成机枪或是50MM口径的迫击炮。
统统这些都让秦川的双脚像是灌了铅一样沉重,但秦川还是尽力让本身朝前跃进,跟着己方朝前延长的炮弹,因为他晓得,本身独一的活路就是进步。
但题目是……
并列机枪当然也能够对步兵实施扫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