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役期间中国陆军的四十个个人军(三)
第二十六个人军1938年1月奉令组建,首任个人军总司令为徐源泉,下辖其兼任军长的第十军和刘膺古为军长的第八十七军,属军事委员会直辖。1938年3月,该个人军调归第五战区批示统领,曾插手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940年,第二十六个人军番号调归第六战区,周为第二十六个人军总司令,下辖其兼任军长的第七十五军、李仙洲的第九十二军、李及兰的第九十四军、夏楚中的第七十九军和李延年的第二军,插手过第二次长沙会战策应作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等战役。1942年后,该个人军下辖宋肯堂的第三十二军和施北衡的第七十五军。后该个人军总司令为周、宋肯堂并列,其所辖的第三十二军军长改成唐永良、第七十五军军长改成柳际明。
第二十三个人军1937年11月由川军唐式遵部奉令编组而成。该个人军总司令初期为刘湘,刘湘身后为唐式遵,初归刘湘第七战区批示,刘湘身后第七战区撤消,改属第三战区批示统领。初期,该个人军只辖唐式遵兼任军长的第二十一军和郭勋祺的第五十军。该个人军组建后即出川抗日。于1937年底达到浙江的宜兴、长兴,安徽的泗安、广德一线,与进犯日军展开苦战,在泗安、广德战役中,该个人军第二十一军第一四五师师长饶国华率部奋勇抵当日军,兵败后自戕就义。而后,该个人军担负长江南岸铜陵至湖口的江防任务。陈万仞的第二十全军、张文清的第二十五军、中国gcd带领下的叶挺的新四军都曾插手过该个人军的战役序列。1938年后,唐式遵就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二十三个人军总司令。1941年1月,该个人军曾派出两个师又一个团的军队插手围攻新四军的“皖南事情”。该个人军还插手过浙赣路会战等战役。至1945年夏,第二十三个人军总司令为唐式遵,副总司令为陶广、陈万仞、佟毅,下辖陶柳的第二十八军、田钟毅的第五十军和刘雨卿的第二十一军。
第二十二个人军1937年9月由川军邓锡侯部编组而成。首任个人军总司令为邓锡侯,下辖其兼任军长的第四十五军和孙震为军长的第四十一军。该个人军编组结束后,徒步自四川至陕西宝鸡,后车运河南,度过黄河进入山西,属第二战区批示统领,曾插手娘子关保卫战。1938年初,第二十二个人军奉令开赴山东,调归第五战区批示统领,徐州会战初期,在闻名的滕县保卫战中,该个人军第四十一军第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师参谋长赵渭滨、第一二四师参谋长邹慕陶落第一二二师数千名官兵用窳败的兵器抵当打击的日军,最后大部阵亡就义,为而背景儿庄大捷奠定了胜利的根本。后邓锡侯奉令调回西康,任川康绥靖主任,孙震继任第二十二个人军总司令,董守珩、陈鼎勋任副总司令。该个人军曾插手随枣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豫西鄂北会战等战役,池峰城的第三十军、米文和的第六十九军都曾插手过该个人军的战役序列。1945年起,原属第一战区的川军李家钰部第三十六个人军在豫中会战中丧失惨痛,李家钰阵亡后该部被打消个人军番号,其根基军队第四十七军经规复弥补后,在军长李宗带领下插手第二十二个人军战役序列。自此,第二十二个人军一向批示统领陈鼎勋的第四十五军、曾元的第四十一军和李宗的第四十七军。
第二十九个人军1938年1月由川军王瓒绪部奉令组建。下辖王缵绪兼任军长的第四十四军和许绍宗任军长的第六十七军。属第九战区批示统领,曾插手武汉会战的江北作战、随枣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后第二十九个人军调归第六战区批示统领,下辖王泽浚的第四十四军和余念慈的第六十七军。曾插手鄂西会战、常德会战等战役,第四十四军第一五○师师长许国璋在战役中负伤后自戕就义,暂编第五师师长彭士量也在苦战中阵亡就义,1944年初第二十九个人军番号被撤消,王瓒绪升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王泽浚的第四十四军编入第九战区直属军队,第六十七军随之撤消。1944年4月,第二十九个人军番号调归第八战区利用,李铁军任个人军总司令,下辖其兼任军长的新编第二军和杨德亮任军长的第四十二军。1944年春,该个人军开入新疆,驻守在南疆一线,个人军总部设在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