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仅仅把山西几个县域富户的产业加起来,数量就超越了一亿两白银,当然那是在清朝,但即便是明末,这些鸟人的财产也是没法估计。
“总不能这八人的产业比京中那么多的大官儿还多吧!这说不通啊大人。”
“魏大人,是三千万两。”
刘鸿渐笑而不语。
他只晓得每个月能够领到朝廷发放的赏银约七十二两,一百万两?不敢想,不敢想,是不是说重了?魏鹏鸿又想了一下为本身的草率烦恼了一下。
本来大人打的是那几个老杂毛的主张啊!魏鹏鸿搓了搓手略有所悟。
去大同前,刘鸿渐已着魏鹏鸿派兵别离包抄了八大奸商的府宅,现在山西光复,到了薅羊毛的时候了。
刘鸿渐仍旧笑而不语,他怕说出来吓着这些人,宿世做图书馆办理员时,他曾翻阅过相干质料,在清朝的排名前十的大财团都在山西。
“哈哈哈,魏大人,你也太藐视他们了,你可知我们伯爷在京中抄那些赃官的家,抄出多少银子吗?”
魏鹏鸿一介武夫,固然因守城有功升到了总兵,但除了晓得为将者要忠于朝廷外,对其他琐事是一概不知,也不体贴。
刘鸿渐仍然笑而不语。
可实在环境呢?就说前吏部右侍郎李建泰,崇祯让捐银子给辽东发军饷,这厮穿戴打补丁的官服扣扣索索的捐了三百两,恨不得把裤兜取出来让人晓得他有多穷。
统统人,包含崇祯大帝都不晓得,大明向来不缺银子,即便是海禁政策下行了将近两百年。
“天亮了,想随本伯去抄家的请举手!”
但他们缺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没体例,他们除了放牧和杀人外啥都不会,大到兵器兵刃,小到铁锅、布料,啥都缺,何况常常碰到天灾,牛羊本身都不敷吃了如何办?
但此次实在忍不住了,以他的了解,这八个白胡子老头如何能够比得过当官的。
然后呢,只要看到屋子限购了、贬价了,人家立马十万二十万的弄上一套坐等涨价收钱,眼睛都不带眨的。
大明的银子越来越多,可为啥大明的国库越来越空,到最后连耗子都不待见?
咳咳~跑题了!
魏鹏鸿眼睛瞪的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