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园内筑百丈高的崇绮楼,可“极目南天”,以慰绿珠的思乡之愁;内里装潢以珍珠、玛瑙、虎魄、犀角、象牙等物,可谓穷奢极丽。石崇和当时的名流左思、潘岳等二十四人曾结成诗社,号称“金谷二十四友”。每次宴客,必命绿珠出来歌舞侑酒,见者都忘失灵魂,是以绿珠之美闻于天下。
不但俱都金鼎玉葬的汉帝陵墓多在北邙,力主薄葬的曹魏天子也安葬在这里。曹魏以后,西晋担当前代,以洛阳为都,晋宣帝司马懿、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武帝司马炎、惠帝司马衷的陵寝也在北邙。北魏期间,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亦有四位天子长眠邙山。
邙山位于河南洛阳市北,是秦岭崤山余脉,北为奔腾不息的黄河,南为阵势平坦的伊洛盆地,海拔最高处约有三百米。这里山势起伏,郁郁葱葱,极目远眺,江国土川尽收眼底。唐朝墨客王建曾在诗中写道:“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可见此处墓葬之多,坟场之贵重。
江采萍沉吟半晌,才点头说道:“好吧,看你们也不像甚么好人,并且又救了我和沈幽兰的性命,我就把白玉胸坠的来源奉告你们吧。”当下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在当代中国,能够在邙山求得一块坟场,那是权势和财产的意味。千百年来,无数富豪权贵、文人雅士,无不以能安葬在邙山为荣,因而光阴堆集合,邙山便成了中国最大的古墓群。
石崇勃然大怒,说道:“绿珠是我所至爱,断难割舍。”使者道:“君侯博古通今,还请三思。”实在是表示石崇今非昔比,应审时度势。石崇对峙不与。使者回报后,孙秀大怒,即劝赵王诛石崇。
就在一周前,师生三人又来到邙山考古,可忙活了一整天也没甚么收成。谁知傍晚他们在山脚下的一个小饭店用饭的时候,竟从菜中一条鱼的肚子里,发明了一个玉坠。玉坠质量奇佳,胡文中一看就晓得是一个古物,极其贵重,却不知如何跑到鱼肚子里去了。
石崇有别馆在河南金谷涧,凡远行的人都在此饯饮送别,是以号为“金谷园”。石崇因山形水势,筑园建馆,挖湖开塘,四周几十里内,清溪萦回,水声潺潺,楼榭亭阁,高低错落,鸟鸣幽村,鱼跃荷塘。每当阳春三月,风和日暖的时候,桃花灼灼,柳丝袅袅,小鸟啁啾,对语枝头,风景怡人至极。以是,人们把“金谷春晴”誉为洛阳八景之一。
除了这些帝王以外,邙山还安葬了很多骚人骚人和名臣雅士。曾以一己之力促进合纵佩六国相印的苏秦,从贩子登上政治顶峰的秦国名相吕不韦,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单身一人西游西域十七年的唐朝高僧玄奘,都葬在邙山山脉当中。
当时石崇正在金谷园登凉台、临净水,与群妾饮宴,吹弹歌舞,极尽人间之乐,忽见孙秀差人来讨取美人,便将其婢妾数十人叫出,让使者遴选。这些婢妾都披发着兰麝的香气,穿戴灿艳的斑斓,个个都有倾城之色。使者却道:“这些婢妾个个都艳绝无双,但小人受命讨取的倒是绿珠,不晓得哪一个是?”
实在石崇是死于“八王之乱”中的权力斗争,绿珠只是送他“上路”的导火索。他那来路不明的庞大财产,足以在乱世中成为被打劫的工具;既然他在荆州能打劫别人,当别人有了前提时,何故就不能打劫他呢?
那老传授当真不凡,竟认出这个玉坠乃是晋代首富石崇之物,玉坠上阿谁篆刻的“石”字,就是石崇所具有珍宝器物的特有标识。最后老传授还停止了一个大胆的猜想:石崇的珍宝市道上极其罕见,都传说石崇死之前便将统统珍宝都放进了预先建好的墓穴中,以是这个玉坠极有能够就是出自石崇墓中,其在邙山脚下发明便是一个左证。因为石崇生前就糊口在河南洛阳一带,他那座闻名的豪宅“金谷园”,也是坐落在洛阳城中,而他又那么富有,以是身后葬在邙山乃是理所当然之事;固然东晋今后,在别的处所前后发明了几座石崇墓,包含与范丹对葬的那座,但都被证明是假墓,真墓一千六七百年来尚还一向无人发明。